[1] |
李生梅, 张大伟, 迪丽拜尔·迪力买买提, 魏鑫, 芮存, 杨涛, 耿世伟, 高文伟. 减量灌溉对转ScALDH21基因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52-159. |
[2] |
张旭1,何俊峰1,陈佛文1,李继福1*,吴启侠1,谭京红1,邹家龙2. 麦秆还田对直播和移栽棉花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22-131. |
[3] |
张特,康正华,赵强*,聂志勇,王蜜蜂,崔延楠. 施氮量及打顶方式对棉花营养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39-147. |
[4] |
张志东1,顾美英1,唐琦勇1,楚敏1,朱静1,孙建1,杨蓉1,徐万里2*. 盐爪爪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穴栽验证[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86-192. |
[5] |
马盼盼1,2,赵曾强1,2,祝建波2,孙国清3*. 棉花耐旱耐盐碱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27-36. |
[6] |
范娜,彭之东,白文斌*,赵建武.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85-192. |
[7] |
李憬霖, 刘绍东, 张思平, 陈静, 刘瑞华, 沈倩, 李阳, 马慧娟, 赵新华, 庞朝友.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52-65. |
[8] |
刘梦丽1,李进2,张军高2,周小云2,杜鹏程1,郭庆元1*,雷斌2*. 棉花红腐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间毒素活性差异[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99-105. |
[9] |
段怡红,阎媛媛,陈丽婷,李青,张冬梅,孙正文,张艳,马峙英,王省芬*. 陆地棉开花时间相关基因GhMYB44的克隆与功能验证[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2): 29-38. |
[10] |
王潭刚1§,马丽1§,李克富1,王冀川2*,李慧琴1,吉光鹏1,郝全有1,崔建强1,胡宝1.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6): 110-116. |
[11] |
赵婧文,张庆伟,李政,张文太*. 膜下滴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盐分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3): 102-108. |
[12] |
梁晋刚1,2,辛龙涛2,栾颖2,宋新元3,张正光2*. 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104-110. |
[13] |
阿力木江·克来木1,赵强1*,占东霞1,努尔曼古丽·巴图尔1,娄善伟2. 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0): 20-29. |
[14] |
阿力木江·克来木1,赵强1*,娄善伟2,占东霞1,努尔曼古丽·巴图尔1,阿娜尔古丽·奥布力1,阿依古丽·艾米热江1. 调环酸钙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0): 39-46. |
[15] |
顾美英1§,杨蓉1§,徐万里2*,唐光木2,张志东1,张云舒2,冯雷2,王宁1,詹发强1 . 棉秆炭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棉花根际土壤微生态和棉花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0): 4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