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3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15
    粮食增产特稿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的思考
    刘旭
    2013, 15(1):  1-6.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1
    摘要 ( )   PDF (204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新的粮食安全观、国际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以及粮食生产特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特点和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目标和长期战略构想,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促进科技支撑、建设服务体系、科学引导消费等政策性建议。

    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问题、机遇及策略
    吕玉平
    2013, 15(1):  7-11.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2
    摘要 ( )   PDF (9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业是农业的核心,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制约中国生物种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专业化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生物种业研发链断层,尚未建立企业主导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等,同时指出目前中国生物种业正迎来政策利好、资本青睐以及行业整合等良好内外部环境,表明中国生物种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生物种业的发展策略,即依托资本及人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生物种业研发链,构建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航母",振兴民族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施肥技术在中国粮食产量增加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褚清河
    2013, 15(1):  12-19.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3
    摘要 ( )   PDF (88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 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虽然一直在增加,但单位肥料的粮食增产率却在急剧下降,农业生产中的单产水平远低于示范产量。为了探索提高单产水平的科学措施和方法,应用新的施肥理论研究结果,对我国1978年以来粮食单产的增加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单产呈阶梯式阶段性增加规律,它是施肥量阶段增加推动下作物品种更新的结果。耐肥性和肥料利用效率是作物品种的基本特性,作物最高产量是作物品种特性在合理施肥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而要实现品种高产潜力水平下的持续增加,应采取的关键措施就是调整氮磷施用比例,增加肥料施用中磷肥的施用量,同时提高农作物种植密度。从长远来看,应把依靠新的施肥技术在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上进行平衡施肥育种,作为我国实现持续增产的主攻方向。

    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仇焕广1,张世煌2,杨军1,井月1
    2013, 15(1):  20-24.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4
    摘要 ( )   PDF (9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由于需求增长幅度高于产量增长幅度,自2010年中国成为玉米净进口国,而且进口量逐年增大。运用CAPSiM模型对中国玉米未来的供给、需求状况进行了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受饲料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中国未来玉米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玉米供需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在综合分析中国未来玉米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玉米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建议。

    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刘宏伟,刘秉华,周阳*,杨丽,王山荭
    2013, 15(1):  25-29.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5
    摘要 ( )   PDF (13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矮败小麦是我国自主创制的小麦特异种质资源。其4D染色体上紧密连锁有显性矮秆基因RhtD1c和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Ms2,因此,矮败小麦后代始终会分离出一半异交结实的矮秆不育株和一半自交结实的高矮秆可育株,是理想的遗传改良工具。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方便高效的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体系也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平台。矮败小麦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结合,将为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总结了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花生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智猛1,戴良香1,李美2,于遒功3,张玉凤1,万书波4
    2013, 15(1):  30-37.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6
    摘要 ( )   PDF (9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年用种量在120万t以上,占花生产量的7%~8%,花生种子市场成为种子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花生种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把我国花生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花生种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从花生种业现状出发,探讨了发展花生种子产业的意义、花生种业发展的动力,根据花生种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花生新品种覆盖率、提高花生种子加工机械化程度和企业竞争力、完善种子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是今后花生种子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产量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
    苗水清1,贾伟1,果文帅2
    2013, 15(1):  38-42.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7
    摘要 ( )   PDF (9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1995-2011年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等对主要油料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对油料作物产量的增长贡献明显,其技术进步增长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油菜籽技术进步增长率高于花生和大豆;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对于提高其产量的贡献较为明显,成灾率、农产品价格指数对主要油料作物产量增长的影响为负,要素投入对油料作物产量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水稻叶脉发育的研究进展
    邹良平,彭明*
    2013, 15(1):  43-47.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8
    摘要 ( )   PDF (14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脉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为植物叶片提供机械支撑力,以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从而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水稻侧脉的数量直接与叶片宽度成正比,叶片的合适宽度、长度以及直立度都影响其光合效率。因此,对水稻叶脉微管束系统的形态发育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综述了近年有关水稻叶脉发育的细胞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多启动子驱动苘麻epsps优化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
    张莎莎,张锐,周焘,郭三堆*
    2013, 15(1):  48-54.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09
    摘要 ( )   PDF (28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是商业化最广泛的转基因作物之一,但是棉花的雄蕊对草甘膦敏感,在四叶期后喷施草甘膦会造成抗草甘膦棉花雄性败育,不能正常授粉,最终导致产量降低。为降低草甘膦对棉花育性的不良影响,有针对性的构建了棉花生殖器官优势表达的arf1启动子、棉花草甘膦高效诱导表达的ag2启动子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驱动苘麻epsps优化基因的串联三表达盒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喷花法将其转入棉花,对T0代喷施草甘膦筛选获得8株对草甘膦有较强抗性并且生殖发育正常的植株;PCR和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至棉花基因组并正确表达。为探索用不同类型启动子驱动相同基因以扩大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范围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打下基础。

    棉花新材料A111基于cpDNA的种性初步鉴定
    冯坤1,刘方1,蔡小彦1,黎绍惠1,周忠丽1,张先亮2,华金平3,王坤波1*
    2013, 15(1):  55-64.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0
    摘要 ( )   PDF (244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111是从澳大利亚收集到的一份新的野生棉,属于澳洲棉、或奈尔逊氏棉乃至一个新的棉种,归属一直没定论。为鉴别A111与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其它地区棉种的差别,以24个棉种(变种)为参照,分析了A111的cpDNA序列特点。结果表明,在15条cpDNA基本序列中,筛选出了8条序列适合于棉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种性鉴别研究。这8条序列的变异率和识别率均较高,其中rps16识别率最高(100%)。基于8个序列组合的系统发育分析,能识别单个棉种。聚类结果显示,棉属分为两大分支,A111与奈尔逊氏棉(G3)处于澳洲野生棉分支中的姊妹分支。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111的叶绿体序列存在特异的插入与缺失,明显区别于其他棉种。由此,初步鉴定A111是澳洲野生棉的一个新种,与奈尔逊氏棉的亲缘关系最近。

    采用卵子-胚胎移植技术分析研究家畜受精和早期发育
    Hunter R H F1,李喜和2,3*
    2013, 15(1):  65-70.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1
    摘要 ( )   PDF (8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阐明家畜受精及早期发育或者输卵管内未受精卵的变化过程,记述了4种卵-胚胎移植方面的研究:①将来自发情黄体期的猪卵母细胞移植到授精动物的输卵管内,可获得受精结果,但将卵移植到已经交配的猪输卵管内会导致多精受精。②把第7~8 d的猪孵化囊胚移植到同期处理的受体内,可以观察到胚胎成功发育到19~23 d。证明失去滋养外胚层的扩张囊胚可以承受移植的物理操作并保持发育能力,而且未交配受体的黄体寿命可以在第7 d和第8 d支持移植胚胎发育。③取2~6 mm直径发育卵泡的牛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可以在授精小母牛的输卵管内正常受精,表明其具有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④将马的卵母细胞移植到猪的输卵管内,卵母细胞到达子宫的时间仅需46~48 h,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现未受精马卵的退化现象,暗示了输卵管中存在维持卵子生理机能的因子。综上所述,卵移植是研究家畜早期发育的有效分析技术。

    鲎源抗菌肽对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和RNA作用的分子机制
    洪军,胡建业,王福梅,陈兰英*,王者
    2013, 15(1):  71-75.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2
    摘要 ( )   PDF (13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鲎素对细菌基因组DNA和RNA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琼脂糖凝胶阻滞电泳、荧光和紫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鲎素对细菌基因组DNA和RNA的影响,结果表明鲎素能够与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发生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浓度越高对细菌基因组DNA损伤越大;鲎素也能与基因组DNA和RNA结合,抑制其迁移。鲎素与基因组DNA的结合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此结果为在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鲎素的杀菌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融合重组菌Streptomyces sp. FEEL-1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王靓1,2,李树1,2,毛忠贵1,2*,赵福林3
    2013, 15(1):  76-83.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3
    摘要 ( )   PDF (198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Streptomyces sp. FEEL1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基(M3G)中的6种主要成分进行了PBCCD的响应面优化。PB实验表明,酵母粉、KH2PO4和MgSO4对εPL产量影响显著,结合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实验构建出各因素的最佳浓度:葡萄糖50 g/L,酵母粉7.54 g/L,(NH4)2SO4 5 g/L,KH2PO4  1 g/L,K2HPO4  248 g/L,MgSO4  2 g/L,ZnSO4  0.03 g/L,FeSO4 0.03 g/L,该条件下εPL摇瓶产量能达1.62 g/L。在此基础上对微量元素ZnSO4,FeSO4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的优化,发现ZnSO4对εPL产量几乎没有影响,而0.06 g/L的FeSO4则可以进一步使εPL产量提高至1.73 g/L,较M3G培养基提高了57.2%。在5 L发酵罐中进行控制pH的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8.76 g/L,较其在M3G培养基提高了41.1%。

    数字农业 农机装备
    基于GIS的基本农田调整研究——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陈龙江1,罗海波1*,赵茜宇2,姜冠旭1
    2013, 15(1):  84-90.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4
    摘要 ( )   PDF (19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农田的布局调整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GIS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调整的新方法。提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中相关图层信息,在GIS平台中,进行擦除、相切、统计等分析,结合修改要求,综合调整基本农田布局。以贵州省关岭县基本农田调整为例,应用上述方法,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满足上级下达指标,布局较为合理,并且满足规划对于基本农田属性的要求,通过质检软件检测。借助GIS平台,可以实现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方法的优化,对今后规划基本农田布局有一定帮助。

    食品与营养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魏珣1,2§,朱华平1,3§,孙康泰1,何荣海1,4,张波1,5,车东升1,6,蒋大华1,7,王旭波1,8,葛毅强1*
    2013, 15(1):  91-95.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5
    摘要 ( )   PDF (9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我国当前的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状况进行系统梳理,促进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从食品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进入新世纪以来食品产业科技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呈现出的新特征,按照“民生为本、创新驱动、营养健康、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指导方针,提出了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构架、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并讨论了促进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相应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资源环境 生物药物 生物质转化
    杂交中稻库源结构对弱势粒灌浆结实的影响
    徐富贤,郭晓艺,张林,熊洪,朱永川,刘茂,周兴兵
    2013, 15(1):  96-101.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6
    摘要 ( )   PDF (8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杂交中稻组合G46A/10制12和内香6A/10制5为材料,在两种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库源调节对杂交中稻强、弱势粒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势粒灌溉起动较快,粒重进入缓慢增长期拐点比弱势粒早10~15 d。强势粒与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差异不显著,过多施用氮肥不利于籽粒灌浆结实。“源”供应不足是弱势粒充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增加“源”的供应量,弱势粒可以达到或超过正常生长植株强势粒的充实率水平。

    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水浸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叶文斌1,张和平1*,樊亮2
    2013, 15(1):  102-108.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7
    摘要 ( )   PDF (8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中草药苍耳和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的抑制作用,分别以两种中药水浸液测定其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50 g/mL条件下对其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两种中药浸提液叶面喷施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中药浸提液对小麦条锈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干旱胁迫对大豆气孔特征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王春艳1,庞艳梅2,李茂松1*,王秀芬1
    2013, 15(1):  109-115.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8
    摘要 ( )   PDF (10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盆栽法对大豆进行了不同梯度的水分处理,以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对大豆气孔特征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均呈减小趋势,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较高,而在充分灌水条件下,大豆叶片的最大光量子效率值(Fv/Fm)较高,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之间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而气孔导度与单一气孔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气孔传导力是大豆光合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存在非气孔限制因素。实验中大豆生长的最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65%,此时的光合速率下降是由气孔限制引起。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光合作用的非气孔限制因素开始出现。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35%~40%时,非气孔限制逐渐成为大豆叶片光合能力下降主导因子,并可能导致光合器官受到损伤。

    两个谷子新不育系几个性状的配合力评价和遗传力分析
    夏雪岩1,刘正理1,程汝宏1,张婷1,任晓利1,王颜霞2,田彩娟2
    2013, 15(1):  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19
    摘要 ( )   PDF (85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谷10A和谷11A作为不育材料,以来自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作为恢复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分析了这两个新谷子不育系和不同生态区恢复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选育不育系和选配强优组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不育系谷10A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恢复系中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K1011、日朝谷、晋谷21、冀谷26、大同28、冀谷24。谷10A与锦谷14、大同28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不育系谷11A的一般配合力虽然不高,但是其与日朝谷、冀谷26、K1011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②遗传力分析表明:株高、产量、千粒重、穗长这些性状的遗传力在F1群体中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是有效的;单穗重、穗直径、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说明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在F1群体中对这些性状有很大影响;而株高和穗长这两个性状在F1群体中主要是基因累加效应贡献大。

    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闫慧峰1,石屹1*,李乃会2,张永春2
    2013, 15(1):  123-129.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0
    摘要 ( )   PDF (13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钾是烟草体内最重要的矿质营养,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烟叶钾含量偏低是我国烟叶与国际优质烟叶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钾素营养研究成为农业科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从烟草生产的钾素平衡状况、烟叶钾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因素、烟草体内钾的吸收与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烟草钾含量的改进措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烟草钾素营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理论空白进行了讨论。

    果胶及其对烟草生理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志勇,邵岩2*,周清明1,陈刚1,黎娟1
    2013, 15(1):  130-135.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1
    摘要 ( )   PDF (7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胶体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但对其具体结构尚不甚清楚,果胶的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和对作物品质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果胶在烟叶中约占其总质量的5%~13%,是影响烟叶外观等级和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往对该类较为复杂的细胞壁物质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少有关注,近年来烟草行业对其影响逐渐重视,加大了对果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综述了目前果胶对烟草的生理和品质性状影响以及调控措施,以期为提高烟草品质提供参考。

    赤水河流域土壤放线菌及其拮抗活性研究
    宋培勇,郑亚强,李斌,肖仲久
    2013, 15(1):  136-143.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2
    摘要 ( )   PDF (9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贵州赤水河流域茅台镇及周边地区采集土样,用高氏1号培养基从6份土样中共分离到放线菌32株,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从中筛选15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16S rDNA测序比对结果表明:MA06为白色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albus),MA24为原小单孢菌(Promicromonospora),其余13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其中MA03为极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ulvissimus),MA14为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MA07属Streptomyces sp.。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15株放线菌分离株聚为三支,MA06和MA24各单列一支,其余的聚为第三大支,进一步表明了链霉菌属、类诺卡氏菌属和原小单孢菌属相互之间亲缘关系较远。抗菌活性检测发现M07、M25、M30和M32抗菌作用强,预示其作为生防资源菌和抗生素产生菌的潜在价值。

    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刘任涛,柴永青*,朱凡
    2013, 15(1):  144-151.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3
    摘要 ( )   PDF (8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深入认识沙区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演变规律,在相近种植制度与施肥灌溉管理措施条件下,选择科尔沁沙地免耕翻、耕作3 a、耕作10 a和耕作20 a 4种类型农田为研究样地,采集了不同类型农田生境中土壤节肢动物,研究了沙区农田长期耕作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20 a农田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高,免耕农田与耕作3 a和10 a农田土壤性质相近,沙区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4种农田共采集216只土壤节肢动物,隶属3纲10目,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啮虫目、蜘蛛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为常见类群。免耕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密度最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20 a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最少。耕作20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较高,其次是耕作10 a和免耕农田,耕作3 a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和多样性最低。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耕作年限土壤pH可能是影响不同耕作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因素。初步研究表明,沙区农田免耕有利于土壤节肢动物个体存活,短期耕作活动(<10 a)不利于土壤节肢动物定居,但长期耕作(>20 a)有利于提高和维持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沙区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炉渣颗粒吸附剂对沼液吸附效果研究
    陈婕,罗海波*,刘方,陈龙江,苏新建
    2013, 15(1):  152-157.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4
    摘要 ( )   PDF (8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配比的炉渣和钢渣为原料,经混合、成球、焙烧制成炉渣颗粒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该吸附剂对沼液中NH+4N、TN、TP和COD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沼液的pH、吸附时间、沼液的浓度等因素对不同配比的炉渣颗粒吸附剂吸附沼液中TP均有显著影响。在适当条件下,不同配比的炉渣颗粒对沼液中的TP去除率均在90%以上。炉渣颗粒吸附剂对废水中TP的等温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模型进行较好的描述。动态吸附试验中废水中NH+4N、TN、TP、COD去除率均在90%左右,其中以炉渣和钢渣质量比为4∶1(①号)的混合渣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24%、9675%、99.94%、89.71%,可达标排放。炉渣颗粒可以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沼液中的NH+4N、TN、TP和COD。

    方法与技术创新
    脱氧核糖核酸定量的潜在基准方法研究进展
    李亮1,张秀杰1,宛煜嵩1,楚燕春2,金芜军1*
    2013, 15(1):  158-163.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5
    摘要 ( )   PDF (10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分析是食品安全检验、医疗诊断、转基因检测与病原微生物鉴定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常见的定量方法种类繁多,如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染料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等等,各有所长,但测量结果缺乏可靠性、可比性和一致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应用要求的提高,基准方法成为了核酸分析以及核酸测量能力评估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种成为潜在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基准方法的研究发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技术优势、不足与应用潜力,以期为其相关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超声波协同固体酸水解花生壳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张宁,刘爽,刘冬莲*
    2013, 15(1):  164-169.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6
    摘要 ( )   PDF (15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协同SO2-4/TiO2Al2O3固体酸水解制备乙酰丙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和固体酸用量为因素,乙酰丙酸得率为响应面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了花生壳制备乙酰丙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235℃、水解时间31 min、固体酸用量4.5%和液固比为14∶1(mL/g),此时乙酰丙酸得率为27.54%。与相同工艺下未采用超声波预处理相比,得率提高了7.18%。

    技术经济 农业政策
    AGIL模式: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框架
    张栋1,蒋占峰2*
    2013, 15(1):  170-175.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7
    摘要 ( )   PDF (8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农村对科技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日益暴露出经济投入的分散化、政策支持的单一性、社会整合的低效益和农民科技创新理念的滞后性等缺陷。AGIL模式从适应、达鹄、整合和维模4个方面进行社会行动,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整体功能效应最大化。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框架构建,应通过经济支撑奠基系统适应,政治向导实现达鹄,社会支持达成整合,农民认可维持潜在模式,形成一个多元的稳固性系统。以帕森斯AGIL理论模式作为分析框架,探索了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新路径。

    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与对策研究
    李忠斌1,文晓国2,李军明3
    2013, 15(1):  176-184.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8
    摘要 ( )   PDF (5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分析农民的生产行为入手,研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产品作为必需品本身的特性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源,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引起农民、消费者、投机者对农产品的储存和抛售行为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合理的农产品储备制度会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收购或抛售时机并考虑这些行为对农户生产和对社会储存或抛售的影响,才能起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民预测的准确性和农民对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目的。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北省“农超对接”绩效研究
    卢志丹,路 剑*
    2013, 15(1):  185-188.  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1.29
    摘要 ( )   PDF (4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合理地评价“农超对接”的绩效,对于提高“农超对接”的运行效率以及推进和深化“农超对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了“农超对接”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结合对66个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调查数据,对河北省“农超对接”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绩效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农超对接”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河北省“农超对接”的高效运作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