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卢垚,宋敏*. 基于专利数据的植物抗逆境胁迫基因研究态势分析[J]. , 2014, 16(5): 167-174. |
[2] |
刘正初. 生物制剂在草本纤维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进展[J]. , 2013, 15(5): 17-23. |
[3] |
刘小芸1,2,姚冬生1,2,3*. 饲用酶蛋白的理性设计及其改良技术[J]. , 2013, 15(5): 46-52. |
[4] |
郭倩倩1,孙熙森2,唐益雄1,吴燕民1. 新型筛选标记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J]. , 2011, 13(6): 12-19. |
[5] |
郭倩倩1,孙熙森2,唐益雄1,吴燕民1. 新型筛选标记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J]. , 0, (): 1-. |
[6] |
李瑞国.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J]. , 2010, 12(4): 6-11. |
[7] |
丁强,杨培龙,黄火清,王亚茹,姚斌. 植酸酶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J]. , 2010, 12(3): 27-33. |
[8] |
沈愷琳1,2,李想3,王姝1,张大兵1,杨立桃1. 四种转基因玉米新型质粒标准分子协同实验验证[J]. , 2009, 11(5): 90-95. |
[9] |
闫广为,陈茹梅,石鹏君,杨文竹,张琪,浦铜良. 转基因玉米中植酸酶蛋白沉淀条件探索[J]. , 2009, 11(4): 118-122. |
[10] |
范云六1,万建民2,雷新根3,4. 中国生物强化项目进展(英文)[J]. , 2009, 11(1): 1-6. |
[11] |
马玉婷,宛煜嵩,阮泓越,贺辉群,金芜军. 植物叶绿体trn基因通用引物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中的应用[J]. , 2008, 10(S1): 61-66. |
[12] |
Valerie J. Karplus[1] 邓兴旺[1,2,3]. 从实验室到田间:中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 , 2007, 9(3): 4-8. |
[13] |
黄大昉.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J]. , 2007, 9(3): 9-12. |
[14] |
肖志新 周冀衡 杨虹琦 李鹏飞 黎娟. 转基因植物选择性标记基因[J]. , 2004, 6(5): 19-22. |
[15] |
周向梅[1] 关伟军[2]. 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鉴定[J]. , 2003, 5(6): 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