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利霞, 陈居田, 徐思薇, 陈如冰, 李俐俐. 生物炭施用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193-200. |
[2] |
黄清扬, 江超, 俞元春, 谢祖彬. 不同秸秆生物炭复配基质对波斯菊生理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6): 147-153. |
[3] |
何甜甜, 刘天, 云菲, 马彩娟, 符云鹏. 生物炭对农田N2O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5): 124-131. |
[4] |
王鑫宇1,2,张曦2,孟海波2,沈玉君2,解恒燕1*,周海宾2,程红胜2,宋立秋2. 温度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50-158. |
[5] |
肖生苓1,荆勇1,2,冯晶2,申瑞霞2*,赵立欣2,王全亮1,张迎2. 木质生物炭对厌氧发酵产甲烷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28-135. |
[6] |
殷全玉1,刘健豪1,刘国顺1,杨欣铃2,李小福2,张玉兰1,李阳1,叶红朝3*. 连续4年施用生物炭对植烟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76-185. |
[7] |
刘岑薇,叶菁,李艳春,林怡,王义祥*. 生物炭对茶园酸性红壤氮素养分淋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81-186. |
[8] |
夏红霞,喻大燕,朱启红*,刘希东,李强,王书敏,丁武泉. 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荧光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31-37. |
[9] |
孙运朋1,2,杨劲松1*,姚荣江1,陈小兵3. 生物炭和黄腐酸对滨海滩涂盐碱地土壤性质的提升[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8): 115-121. |
[10] |
陈庆华1,许卓1,汤计超1,2,金卫斌2,孙志贵1,卢碧林1*. 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和油菜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1): 130-137. |
[11] |
胡瑞文1,刘勇军2,周清明1,刘智炫1,黎娟1*,邵岩1,刘卉1. 生物炭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9): 49-56. |
[12] |
马艳茹1,2,孟海波2,沈玉君2,丁京涛2,王黎明1*. 改性生物炭对沼液氨氮的吸附效果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11): 135-144. |
[13] |
孙延国1,闫慧峰1,石屹1,马兴华1*,许家来2,胡希好3. 海洋类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3): 82-89. |
[14] |
牛桂言1,邵惠芳1*,朱金峰2,黄五星1,许自成1,郭利3. 我国植烟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3): 115-122. |
[15] |
程红胜1,沈玉君1,孟海波1*,湛世界1,2. 生物炭基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油菜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2): 8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