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海天, 吕梅媛, 万述伟, 杨峰, 胡朝芹, 杨新, 张晓艳, 王玉宝, 何春华, 林德明, 王丽萍. 印度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br#[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54-64. |
[2] |
张志东1,顾美英1,唐琦勇1,楚敏1,朱静1,孙建1,杨蓉1,徐万里2*. 盐爪爪根际耐盐促生菌的筛选及穴栽验证[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86-192. |
[3] |
景晓雅1,孙柳清1,李尚彧1,高亚楠1,吴云锋2,王祎玲1,陈伟1*. 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93-200. |
[4] |
刘璐1,名晓东1,张晓艳2,郝俊杰2,付丽平1,王乾坤1,吕鑫1,陈旺1,刘全兰1*. 高通量测序分析蚕豆种子内生细菌的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73-80. |
[5] |
李丹阳, 孙玲伟, 吴彩凤, 张树山, 张德福, 戴建军.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群体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74-81. |
[6] |
张磊, 罗泽华, 杨明川, 李世贵, 辛玉华, 蔡斌, 刘好宝, 曾代龙, 顾金刚, 段碧华. 雪茄烟叶原料发酵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71-180. |
[7] |
刘倩1,2,李纪潮1,左应梅1,杨天梅1,杨美权1,张金渝*. 有机覆盖三七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62-175. |
[8] |
殷全玉1,刘健豪1,刘国顺1,杨欣铃2,李小福2,张玉兰1,李阳1,叶红朝3*. 连续4年施用生物炭对植烟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76-185. |
[9] |
相吉山1,张恒儒2,刘涵1,索良喜2,贾姝婧1,张颖1,史景奇1,胡利喆1,蔡一宁1. 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9): 31-41. |
[10] |
樊帆1,李正涛1,李世钰1,2,山云辉3,黄家雄4,吕玉兰4,何飞飞1,秦世雯1*. 云南热区咖啡种植地红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178-186. |
[11] |
刘松涛1,田春丽1,曹雯梅1,郑贝贝1,李鹏程2,董合林2.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棉花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73-79. |
[12] |
张虎1§,景晓雅2§,孙柳清2,崔爱民1,张鹏华1,单皓1,陈伟2*. 玉米矮花叶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克隆及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36-43. |
[13] |
史芳芳,李向泉*. 葡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7): 47-58. |
[14] |
安娜1,2,郑子繁2,董美2,刘卫晓2,宛煜嵩2,金芜军2,李亮2*,韩阳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核酸传感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5): 55-61. |
[15] |
梁晋刚1,2,辛龙涛2,栾颖2,宋新元3,张正光2*. 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104-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