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柳渊博, 王静, 朱学杰, 蒋伟峰, 刘天, 张锦中, 李耀鑫, 符云鹏. 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烤烟养分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93-201. |
[2] |
朱利霞, 陈居田, 徐思薇, 陈如冰, 李俐俐. 生物炭施用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动态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193-200. |
[3] |
胡广发, 全腊珍, 邹运梅, 沈徽, 匡新鹏, 黄从辉. 农田残膜机械回收膜土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82-92. |
[4] |
齐欣, 司玉坤, 赵亚南, 黄玉芳, 闫军营, 孙笑梅, 叶优良. 不同氮肥在不同土壤中对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72-181. |
[5] |
胡朝华, 刘曰明, 庞孜钦, 袁照年. 农田土壤活性氮损失现状和生物炭调控途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6): 120-129. |
[6] |
何甜甜, 刘天, 云菲, 马彩娟, 符云鹏. 生物炭对农田N2O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5): 124-131. |
[7] |
范宁波1,周俊学2,江凯2,王宏2,史龙飞2,高玉龙3*,陈颐3*. 不同成熟期烤烟主脉中膜脂过氧化及其与衰老相关基因的关系探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66-72. |
[8] |
王秀娟,解占军,韩瑛祚,娄春荣,董环,何志刚. 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32-138. |
[9] |
王嘉元1,秦富仓1*,杨振奇2,任小同1,芳菲3,张颖4. 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56-165. |
[10] |
保志娟,金蓉,杨金清,张琦,朱永立,赵正雄*. Pb、Zn复合作用对烤烟抗氧化酶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65-72. |
[11] |
胡旭凯,陈居田,朱利霞*,李俐俐*. 干湿交替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41-149. |
[12] |
范娜,彭之东,白文斌*,赵建武.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酶活性及高粱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85-192. |
[13] |
梁琴, 周泽弘, 马雪清, 漆燕, 蒋进, 韩文斌, 全紫曼, 莫坤, 李胜, 曹卫东. 绿肥翻压与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24-130. |
[14] |
刘星宏, 张青青, 张广鹏, 李宏.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31-144. |
[15] |
刘倩1,2,李纪潮1,左应梅1,杨天梅1,杨美权1,张金渝*. 有机覆盖三七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62-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