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耿泽栋1,杨万能1,李峰2,戴雄泽3,4,欧立军3,4,邹学校3,4,冯慧5*. 基于机器视觉辣椒截面性状提取方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05-114. |
[2] |
李传友1,窦硕2,熊波1,张莉1,李震1,滕飞1,刘京蕊1,杨烨1,陈玉梅1. 温室番茄不同生长期常温烟雾机的作业方式及参数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1): 87-94. |
[3] |
宋海潮1,2,徐幼林2*,郑加强2,代祥2. 旋动射流混药器螺旋弯曲收缩管螺距和分流器位置的模拟优化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84-89. |
[4] |
刘洋1,王玮1,朱旭冉1,张佳笑1,刘媛1,2,王健1,2*. 马铃薯及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104-110. |
[5] |
代快1,李江舟1*,蒲天燕1,计思贵1,张立猛1,张璐2,段淑辉3,孟军4,张翠萍1,樊苗苗5. 施用生物炭对3种烟用农药残留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8): 99-106. |
[6] |
漆海霞1,2, 廖海1,2,兰玉彬1,2*. 农药自动混药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7): 10-18. |
[7] |
赵建设1,2,杨巧云1,2,谢凯权1,2,吴超1,2,蒋高明3,4,李小芳1,2,胡波5,郭立月3,4*. “稻鸭共作”模式的生态效益及其在生态农场应用的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1): 149-156. |
[8] |
王东方,王庆忠,高明刚. 乳浆大戟提取物的杀虫抑菌活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8): 128-133. |
[9] |
王安琪,王琰,王春鑫,崔博,孙长娇,赵翔,曾章华,姚俊伟,刘国强,崔海信*. 农药纳米微囊化剂型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2): 10-18. |
[10] |
吴迪1,王梦坷2,杨万能1,刘谦2,黄成龙1*. 水稻表层根系性状无损测量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7): 66-77. |
[11] |
王春鑫,崔博,曾章华,王琰,孙长娇,赵翔,冯磊,刘国强,崔海信* . 农药固体纳米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3): 108-114. |
[12] |
刘鹏举,马云倩,郭燕枝*. 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11): 8-14. |
[13] |
袁杰1,2,杜建军2,郭新宇2*. 基于可见光图像的玉米植株表型检测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6): 90-96. |
[14] |
方伟1,冯慧1,杨万能1,2,刘谦1*. 基于可见光成像的单株水稻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无损预测方法研究[J]. , 2015, 17(3): 63-69. |
[15] |
卜元卿1,孔源2,智勇1,3,王金燕1,4,单正军1*.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建议[J]. , 2014, 16(2): 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