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 Vol. 5 ›› Issue (6): 55-58.

• 生态农业 • 上一篇    下一篇

退耕还林还草 实现黄土丘陵区农田生产力的跃迁

梁一民 刘普灵 王继军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 收稿日期:2003-04-08 出版日期:2003-12-15 发布日期:2009-12-10
  • 作者简介:梁一民|男|汉族|研究员;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
  •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饲新工程项目(KZCXI-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53)

  • Received:2003-04-08 Online:2003-12-15 Published:2009-12-10

摘要:

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8.27km^2)示范区和宝塔区燕沟流域(47km^2)示范区生态农业建设实际,论述了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广种薄收落后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农田系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过程及成效。纸坊沟小流域通过逐步退耕,10年农田粮食平均单产提高了近2倍;而燕沟流域在与地方紧密结合、集中投入的条件下,大面积退耕还林(果)还草,建设基本农田,仅3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7倍,实现了农田生产力跃迁。事实表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大面积退耕坡耕地还林还草,不仅是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农田等土地生产力,实现区域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黄土丘陵区 农田生产力 农业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