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范文华, 戴建军, 张树山, 孙玲伟, 吴彩凤, 张德福. 大豆卵磷脂稀释液中添加原花青素对山羊冻精效果的影响#br#[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78-86. |
[2] |
王靖会, 程娇娇, 刘洋, 常佳乐, 王朝辉 .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鉴别大米品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21-128. |
[3] |
陈士亮, 孙亚倩, 邵振启, 李文龙, 孔佑宾, 杜汇, 李喜焕, 张彩英. 大豆鲜荚籽粒上位性QTL及其互作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25-36. |
[4] |
骆丽莎, 廖桂平, 刘凡, 官春云. 基于冠层光谱特征参数的油菜品种识别[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93-106. |
[5] |
郑锦锦1,2,刘帅1,陈岩1*,张欣1,2,杨慧1,刘香香1,王富华1,2*. 岭南地区荔枝主栽品种品质评价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4): 128-136. |
[6] |
李憬霖, 刘绍东, 张思平, 陈静, 刘瑞华, 沈倩, 李阳, 马慧娟, 赵新华, 庞朝友.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52-65. |
[7] |
张永芳,高志慧,史鹏清,韩志平*. 基于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25-32. |
[8] |
李智,王宏富*,王钰云,杨净,鱼冰星,黄珊珊. 谷子大豆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68-175. |
[9] |
刘丽华§,刘阳娜§,张明明,李宏博,庞斌双*,赵昌平*. 我国75份小麦品种SNP和SSR指纹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5-23. |
[10] |
刘筱颖1§,李晓华2§,郑兴卫2*,乔玲2,赵佳佳2,葛川3,乔麟轶2,张树伟2,郑军2*.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4-23. |
[11] |
张盼盼,刘京宝*,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氮肥减施对玉米机收品种产量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08-118. |
[12] |
亢菊侠1,蔡鹏2,吴雅茹2. 不同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主要类群生态位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52-159. |
[13] |
金林雪1,唐红艳1*,武荣盛1,王惠贞1,刘林春2. 内蒙古大豆干旱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 106-115. |
[14] |
白玉哲1,马钰聪1,孟一泽1,廉瑞娇1,王莹1,李喜焕1*,张彩英2*. 大豆籽粒蛋白与脂肪含量上位性QTLs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6): 36-42. |
[15] |
王锐,郑卫东,刘端梅,梁琍. 不同基因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4): 2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