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 Vol. 5 ›› Issue (4): 42-47.

• 节水农业 • 上一篇    下一篇

华北平原水资源平衡和节水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张正斌[1] 崔玉亭[2] 陈兆波[2] 徐萍[1] 黄玲[3] 刘孟雨[1] 刘健[4]   

  1. [1]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石家庄050021 [2]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北京100054 [3]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 [4]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技术局|北京100054
  • 收稿日期:2003-01-15 出版日期:2003-08-15 发布日期:2009-12-02
  • 作者简介:张正斌|1962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抗旱节水生理生态和遗传育种交叉学科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863”节水重大专项(2OO2AA2Z4Ol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21);中国科学知识工程重要方向创新项目(KXCX-SW
    317—02);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局择优支持项目(STZ一01);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01220703D)。

  • Received:2003-01-15 Online:2003-08-15 Published:2009-12-02

摘要:

分析了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工业和城市打井用水,大部分河流水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山区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小,农田井灌发展过快。提出了华北水责源平衡的对策主要是:植被保育,增加人工降雨,水库合理蓄放,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就地循环利用,工农业节约用水。通过对华北平原作物(小麦-玉米)-降雨-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析,华北平原农田节水潜力和品种节水潜力分析,提出了华北平原节水农业发展的对策:在小麦方面主要是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管灌和喷灌,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灌溉量;在玉米方面主要通过提前进行麦垄点播,麦黄水和玉米出苗水一水两用,利用地膜栽培、隔沟灌等措施,减少灌溉量;另外要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温棚蔬菜和花卉及果树,在作物品种方面要重视抗旱节水优质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水资源平衡 节水农业 发展 植被保育 抗旱节水品种 人工降雨 地膜栽培 种植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