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成晨, 索海翠, 罗焕明, 安康, 刘计涛, 王丽, 单建伟, 杨少海, 李小波. 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73-182. |
[2] |
蒋赟, 张丽丽, 薛平, 王秀东. 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情况及国际经验借鉴[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10. |
[3] |
夏洪泽, 黄文植, 张琳琳, 张晓涵, 崔占鸿, 刘书杰. 不同分级指数燕麦干草-苜蓿干草组合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99-201. |
[4] |
李刚, 郑敏娜, 李荫藩. 饲用燕麦品种在晋北农牧交错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2): 42-53. |
[5] |
岳士忠, 王瑞萍, 曹赞霞, 乔玉辉. 蚯蚓(Eisenia fetida)对硒的富集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潜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1): 156-163. |
[6] |
任育锋, 佟玉焕, 董渤, 李哲敏, . 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机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9. |
[7] |
吴广俊, 黄志银, 张超, 路笃旭, 翟乃家, 乔健, 刘蔚霞, 王宁宁, 王光明. 鲁中夏玉米水肥一体化下减氮增效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45-152. |
[8] |
王永春1,李静2,王秀东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11. |
[9] |
向伟,马兰,刘佳杰,邓欣,龙超海,文庆华,刘淳劼,吕江南*. 基于IncoPat专利分析的苎麻机械化生产研发态势[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07-118. |
[10] |
崔爱民1,张久刚1,张虎1*,单皓1,陈伟2*.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变革[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10-19. |
[11] |
赵春平,昝林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肉牛生产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5. |
[12] |
王祖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6-11. |
[13] |
宋莉莉§,张琳§,杨艳涛§,侯丽薇,王国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粮食产业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2-16. |
[14] |
汤小朋,陈磊,熊康宁*. 有效微生物菌群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4): 129-138. |
[15] |
王恒1,高鸣2*. 中国稻谷生产率的地域差异和时空分异——基于稻谷主产区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