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习敏, 许有尊, 孙雪原, 吴文革, 周永进. 氮素穗肥对水稻垩白籽粒灌浆影响及与加工品质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44-151. |
[2] |
李生梅, 张大伟, 迪丽拜尔·迪力买买提, 魏鑫, 芮存, 杨涛, 耿世伟, 高文伟. 减量灌溉对转ScALDH21基因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52-159. |
[3] |
刘昱茜, 卢发光, 顾立峰, 任桢, 施雨, 卢海潼, 徐振然, 周桂生, 王小山, 张网定, 任志强, 朱广龙, . 沿海滩涂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相关生理基础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60-172. |
[4] |
李成晨, 索海翠, 罗焕明, 安康, 刘计涛, 王丽, 单建伟, 杨少海, 李小波. 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73-182. |
[5] |
李宝石, 刘文科, 王奇, 查凌雁, 张玉彬, 周成波, 邵明杰. 根区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对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瓜产量及根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84-192. |
[6] |
翁文安, 程爽, 李绍平, 田晋钰, 陶钰, 胡群, 胡雅杰, 郭保卫, 魏海燕, 邢志鹏, 张洪程. 氮肥一次性基施对不同成穗方式下直播常规粳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163-172. |
[7] |
江学海, 罗德强, 李敏, 姬广梅, 蒋明金, 李立江, 李刚华, 周维佳, 张佳凤. 钵苗机插密度对杂交籼稻新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8): 173-184. |
[8] |
齐欣, 司玉坤, 赵亚南, 黄玉芳, 闫军营, 孙笑梅, 叶优良. 不同氮肥在不同土壤中对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172-181. |
[9] |
张旭1,何俊峰1,陈佛文1,李继福1*,吴启侠1,谭京红1,邹家龙2. 麦秆还田对直播和移栽棉花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22-131. |
[10] |
王秀娟,解占军,韩瑛祚,娄春荣,董环,何志刚. 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32-138. |
[11] |
马盼盼1,2,赵曾强1,2,祝建波2,孙国清3*. 棉花耐旱耐盐碱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27-36. |
[12] |
吴天琦1,刘浪1,卞传飞1,谭景艾2,石绪根2*,李保同1*. 栽培方式与氮肥运筹对江西双季晚粳稻稻曲病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59-169. |
[13] |
李憬霖, 刘绍东, 张思平, 陈静, 刘瑞华, 沈倩, 李阳, 马慧娟, 赵新华, 庞朝友.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52-65. |
[14] |
刘梦丽1,李进2,张军高2,周小云2,杜鹏程1,郭庆元1*,雷斌2*. 棉花红腐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间毒素活性差异[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99-105. |
[15] |
杨成翠1,徐照丽2,史普酉1,贾孟1,白羽祥1,朱宣全1,程亚东1,杨焕文1,王戈*. 氮肥运筹对烤烟养分积累和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76-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