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媛, 刘震宇, 周明园, 张晨霞, 田巧凤, 张中宁, 张祥, 陈德华. 种植密度对转Bt棉纤维杀虫蛋白表达量及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45-53. |
[2] |
殷丽丽1,邢宝龙2*,陈晓亮3. 种植密度对晋北区绿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124-129. |
[3] |
刘扣珠1,高真真1,夏素素1,李建华2,顿松阳2,李洪亮2,王京2,段卫东3,史宏志1*. 基于产值和感官指标的豫中“上六片”烟叶栽培措施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158-165. |
[4] |
褚旭1,李帅1,赵亚南1,叶优良1,孙笑梅2,黄玉芳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2): 115-126. |
[5] |
王潭刚1§,马丽1§,李克富1,王冀川2*,李慧琴1,吉光鹏1,郝全有1,崔建强1,胡宝1.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6): 110-116. |
[6] |
蔡泽洲1,杜明伟2,刘震宇1,吴莘玲1,李丽楠1,刘晓飞1,张祥1,陈源1,田晓莉2,陈德华1*. 种植密度和化控对小麦后直播棉纤维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0): 30-38. |
[7] |
刘志宏1,邵惠芳1*,王林1,孔德辉2,穆童1,黄五星1,许自成1. 基于氮素效应的烤烟叶型垂直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4): 123-131. |
[8] |
刘渊1,李文龙1,李喜焕1,王瑞霞2,常文锁1,张彩英1,3*.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河北山区夏播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8): 115-123. |
[9] |
占俊文1,2,沈雪婷3,何宽信4,梁淑平1,李立新4,焦绍赫4,于建军2*. 江西烤烟柔软度与物理特性的关系分析及适宜区间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1): 131-137. |
[10] |
刘渊1,李文龙1,李喜焕1,王瑞霞2,常文锁1,张彩英1,3*. 河北省北部山区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探索[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4): 101-108. |
[11] |
吕玲. 不同年代玉米优良品种在新疆环境下产量潜力评价[J]. , 2012, 14(5): 102-107. |
[12] |
张树堂.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J]. , 2012, 14(5): 123-129. |
[13] |
史双双1,叶协锋1,周雅宁2,罗定棋3,张永辉3,王栋3,于建军1. 烟叶出片率的预测及其与其他物理特性的关系[J]. , 2012, 14(2): 62-66. |
[14] |
周正邦1,詹正兴2,刘凡值1. 用种、施氮水平对黔糖4号生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 2011, 13(3): 113-116. |
[15] |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张林,郭晓艺,刘茂. 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J]. , 1, 1(1): 107-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