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俊杰, 杜蒲芳, 石婷瑞, 侯沛佳, 柴新宇, 赵瑞, 汪妤, 李红霞. 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耐低氮性评价及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21-32. |
[2] |
李憬霖, 刘绍东, 张思平, 陈静, 刘瑞华, 沈倩, 李阳, 马慧娟, 赵新华, 庞朝友.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52-65. |
[3] |
杨瑞萍1,刘瑞香1,马迎梅1*,郭占斌2,张宏武2,白宇1,赵新宇1. 不同藜麦资源的抗旱性评价及渗透调节剂对其抗旱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9): 52-60. |
[4] |
王树森1*,孟凡旭1,赵波2,闫洁3*,程冀文1,马迎梅1,郭宇1,何英志4,铁英4,张波5. 大青山阳坡五种灌木叶片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 38-44. |
[5] |
周宇1,2,陈蒙蒙1,刘青1,马新超1,耿杨阳1,2,杨平1,2,马国财3,轩正英1,2*. 黄沙和炉渣不同配比基质对温室黄瓜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117-124. |
[6] |
裴怀弟1,李忠旺1,陈玉梁2,罗俊杰1*. 转GhABF2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及抗旱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1): 35-42. |
[7] |
童文杰1,邓小鹏1,谢贺1,王飞兵2,马二登1,李军营1,晋艳1,徐照丽1,宋振伟3*. 烤烟伸根期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6): 28-40. |
[8] |
蒋景龙1,蒋超1,李丽2,沈季雪1,田雲1,任绪明1. 不同条件对黄瓜发状根诱导率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4): 24-30. |
[9] |
张金玲,张艳阳,张叶,彭媛,王君焕,宋晋辉*,刘岩. 张家口地区谷子主栽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4): 65-72. |
[10] |
杨柳青1§,刘浩然1§,孙国伟2,张书玲1,董丽君1,.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及生长参数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2): 115-120. |
[11] |
王瑾,李玉荣*,张嘉楠,程增书,陈四龙,宋亚辉,张朋娟. 中国花生主栽品种抗旱性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 2015, 17(1): 57-64. |
[12] |
玉山江·麦麦提1,熊叶辉1,麦合木提江·米吉提1,Sehroon khan1,. 转IPT基因水稻的抗旱性研究[J]. , 2012, 14(6): 30-35. |
[13] |
张智猛1,万书波2,戴良香1,宋文武1,陈静1,苗华荣1. 花生品种芽期抗旱性指标筛选与综合性评价[J]. , 2010, 12(1): 85-91. |
[14] |
吴少辉,张学品,杨洪强,冯伟森. GS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7号[J]. , 2009, 11(S2): 118-120. |
[15] |
刘权,李广悦,曾洪梅,杨秀芬,邱德文. 微生物蛋白激发子PeaT1的获得及诱导水稻抗旱性的初步研究[J]. , 2009, 11(3): 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