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1年 第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2-15
    西部大开发
    以科技促进西部农业大发展
    吕飞杰
    2001, 3(1):  3-7. 
    摘要 ( )   PDF (25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从西部现状入手,分析了西部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参加中国农科院组织的为期1个月的“西部万里行”实地考察,理论结合实际,对以科技促进西部农业大发展等问题提出初步看法,包括搞好西部生态建设、实行生态建设与发展农业相结合、搞好结构调整、抓好节水农业、发展特色农业与产后加工业等方面;强调大力促进西部农业科技进步,从而推进西部农业发展的大变革。

    西部农业科技发展需求、思考及建议
    侯向阳
    2001, 3(1):  8-11. 
    摘要 ( )   PDF (19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西部农业科技需求,科技创新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西部农业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黄土高原农业高效调水技术
    彭珂珊
    2001, 3(1):  12-16.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黄土高原节水农业必要性的分析,总结出调水技术的主要类型为:培肥地力以肥调水;轮作倒茬调水;间隙休闲调水;抗旱育种调水;节水灌溉调水,径流农业调水和化学技术调水。

    论恢复生态学原理及其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草)中的指导作用
    孙凡[1] 冯沈萍[2]
    2001, 3(1):  17-20.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概括论述了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并根据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讨论了恢复生态原理在三峡产库区退耕还林中的指导作用。

    饲料应用研究
    我国饲料工业“十五”发展策略探讨
    李德发 李振田 等
    2001, 3(1):  23-27. 
    摘要 ( )   PDF (24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深入分析“十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互系列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宏观调控、法制法规、科研教育、企业管理、饲料安全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饲料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不同类型的日粮纤维对怀孕母猪胃内pH值、微生物状态以及胃排空速度的影响研
    王九峰 杨立彬
    2001, 3(1):  28-33. 
    摘要 ( )   PDF (2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运用了3种不同的日粮,即对照组(低纤维日粮组,C)麦麸纤维组(高不可溶性纤维日粮组,W)和甜菜纤维组(高可溶性纤维日粮组,S),以及6头装有胃瘘管的怀孕母猪,采用了两种相同的3×3拉丁方设计,研究了日粮对猪采食后不同时期(0h,即早饲前、早饲后0.5、1、2、3h和5h)时的胃内pH值、微生物总数(包括大肠杆菌、乳酸菌、乳杆菌、肠球菌以及酵母菌)、三磷酸腺苷(ARP)和腺苷酸能荷(AEC)、胃排空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猪胃内pH值于采食后0.5h时达最高值,而与采食日粮类型无关;猪采食0.5h后,随着采食时间的延长,胃内pH值呈现了同下降的趋势,尤其于采食后0.5h至2h期间,这种变化趋势表现的更为明显;猪胃赊大肠杆菌总数、乳酸菌总数、乳杆菌总数、肠球菌总数以及酵母菌总数均于采食后0.5h时达最高值;所有细菌在胃内的变化趋势与pH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采食后1h时的猪胃内大肠杆菌总数,S组要明显低于C组、W组(p<0.05);胃内ATP均于采食前0h时的水平最高。本研究表明,怀孕母猪胃内pH值是不断变化的,于采食后0.5h胃内pH值最高,此时胃内大肠杆菌、乳酸菌、乳杆菌、肠球菌以及酵母菌亦最活跃。此后,随着胃内pH值的降低,胃内细菌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可溶性日粮纤维可降低胃排空速度。

    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需要量及低蛋白日粮对仔猪的影响
    顾宪红
    2001, 3(1):  34-37. 
    摘要 ( )   PDF (1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综述了断奶仔猪日粮蛋白质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同时,从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体蛋白代谢和合成以及低蛋白日粮的益处等方面探讨了低蛋白质日粮对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5~20kg体重)日粮蛋白质需要量受品种、性别、饲养水平、饲粮类型和日粮能量浓度等因素影响,应视情况而定。另外,低蛋白日粮对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体蛋白代谢和合成都有一定影响,但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防治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消化不良。

    低蛋白质日粮补充异亮氨酸对仔猪全身蛋白质周转代谢的影响
    郑春田 杨立彬
    2001, 3(1):  38-42. 
    摘要 ( )   PDF (22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体重15.18±0.10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热公猪9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以下日粮:①20%蛋白质日粮(异亮氨酸含量0.64%,血球粉用量4.5% ,即20%GP组;②低蛋白质(12%)日粮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异亮氨酸含量0.41%,血球粉用量6.0%),即16%CP组;③在第2种日粮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0.23%异亮氨酸,即16%CP+Ile组。试验共进行两期。通过^15N-甘氨酸标记及终产物分析法测定仔猪全身蛋白质周转。结果表明,在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模式基本相同的条件征,将日粮蛋白水平由20%降至16%,未影响仔猪全身蛋白质合成速度、全身蛋白质降解速度及蛋白质沉积速度(p>0.10),但氮代谢池中有较小比例的氮被氧化(p<0.05)。异亮氨酸“缺乏”日粮中补充异亮氨酸并使其“满足”仔猪的需要以改善日粮蛋白质质量,显著提高了仔猪全身蛋白南合成速度(p<0.05)和全身蛋白质降解速度(p<0. 07),且全身蛋白质合成速度的增加值高于全身蛋白质降解速度的增加值,最终导致蛋白质沉积速度的显著增加(p<0.05)。

    大豆寡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及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张丽英 谯仁彦 等
    2001, 3(1):  43-48. 
    摘要 ( )   PDF (26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96头28日龄断奶,体重约8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0-21d,处理1为对照组,玉米-奶粉型无豆粕日粮,处理2和3为在对照日粮中分别添加1.1%和2.2%商品制剂水苏糖,水苏糖水平分别为1%和2%。处理4为玉米-豆粕型日粮,水苏糖和棉籽糖水平分别为0.78%和0.21%。各日粮的能量和氨基酸水平相同。22~35d各处理采用同一种玉米-豆粕型日粮。结果表明,断奶后头2周。1%、2%水苏糖和豆粕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水苏糖组猪的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14.18%。与对照组相比,2%水苏糖组的耗料增重比显著提高(2.26对1.52)(P<0.05)。第3周的生产性能结果来看,1%、2%水苏糖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72%和35.89%,且25%水苏糖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豆粕组的平均日增重降低28.49%,且略低于1%水苏糖组。与豆粕组相比,4~5周对照组、1%和2%水苏糖组猪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20.83%、17.80%和11.04%,且耗料增重比降低。0~14d平均每头腹泻王码数豆粕组和2%水苏糖组分别为2.25d/头和3.2d/头,与1%水苏糖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14d添加1%水苏糖组的猪血清中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及VFA总量显著高于2%水苏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水苏糖组的各种VFA及总量增加,而2%水苏糖组则下降。

    畜禽日粮中的a—半乳糖苷以及相应酶制剂的应用
    畜禽日粮中的a—半乳糖苷以及相应酶制剂的应用
    张晋辉
    2001, 3(1):  49-54. 
    摘要 ( )   PDF (2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效率一直是动物营养学非常关注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当前饼原料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更值得重视。阻厚畜禽对饲料充分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饲料原料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通过干扰畜禽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功能而影响动物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降低饲料的利用效率。已经发现在豆类籽实和饼粕饲料中含有较高的a-半乳糖苷。部分研究报告指出a-半乳糖苷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a-半乳糖苷的抗营养作用研究,并且介绍了其相应酶制剂-a-半乳糖苷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在畜牧生产中使用抗生素添加剂引发的问题
    计成 郭巨恩 等
    2001, 3(1):  55-58. 
    摘要 ( )   PDF (20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由其引发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育种与栽培
    从高油玉米之成功看我国玉米育种之创新
    陈绍江
    2001, 3(1):  59-63. 
    摘要 ( )   PDF (23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油玉米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玉米育种领域的一个成功范例。本文分析了高油玉米成功的原因,探讨了我国玉米育种创新的若干方向。建议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为依托,开展 长期种质扩增计划,建立中国玉米遗传资源库或遗传合作社。提出了玉米优质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分子育种等领域理论、技术、管理创新的可能途径。

    天然彩色棉的研究进展及其有待解决的问题
    敖光明 于静娟 等
    2001, 3(1):  64-67. 
    摘要 ( )   PDF (1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彩色棉已成为棉花生产及纺织业中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天然彩色棉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彩色纤维的遗传控制、市场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途径进行了基本的综述。

    我国大豆生产与基地建设
    张士功[1] 周应华[2] 等
    2001, 3(1):  68-72. 
    摘要 ( )   PDF (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分析我国大豆的生产现状和进行新一轮大豆基地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一轮大豆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原则、内容、计划进度、操作步骤以及保证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化肥生产应用与开发
    我国缓释、控释肥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武志杰[1] 周健民[2]
    2001, 3(1):  73-76. 
    摘要 ( )   PDF (1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概述国内外新肥料研究与开发动态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缓释、控释肥料研究开发的目标和重点。

    种质资源

    中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行动建议
    方嘉禾
    2001, 3(1):  77-80. 
    摘要 ( )   PDF (19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阐述了我国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和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我国目前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动建议和对策。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种质资源”,并以具体事例说明“一个物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关系到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生存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力的增加,也是参入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然而,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有200种植物灭绝,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处境更加恶劣,加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作者提出了近10年中国生物资源保护的任务和对策建议,具体提出了作物、木木、野生植物、药物植物、家养动物、水生生物、农业微生物等7个方面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并建议建立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委员会,设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定“中国生物资源保护法”,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