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15
    农业创新论坛
    全球有机农地变化与有机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向雁,陈印军*,侯艳林
    2019, 21(6):  1-7.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05
    摘要 ( )   PDF (13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晰未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方向,促进我国有机农业适度健康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以及我国有机农地规模、有机农地占比、有机农地利用类型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全球有机农地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并且以牧草地为主;全球有机农业呈增长之势,有机牧草地增加最多;目前全球有机农业仍属小众。鉴于此,建议我国应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但限于国情,有机农业不可能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而应作为特色农业来发展,未来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有机草地牧业上。
    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英文)
    何远灵1,邢泽炳1,2*,侯华铭1,吴晓东1
    2019, 21(6):  8-19.  DOI: 10.13304/j.nykjdb.2018.0481
    摘要 ( )   PDF (15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化农业机械是集合计算机技术、电控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在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农民劳动环境、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以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回顾和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智能化农机的研究进展,简要阐述了传统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机械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此外,从智能化农机的概念和特点入手,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概况,并列举了一些典型产品。同时,分析了智能化农业机械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和未来趋势,以期为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小麦RF2类bZIP转录因子TabZIP3参与植物盐胁迫反应
    郭光艳§,杨亚玲§,曹璐,刘伟,秘彩莉*
    2019, 21(6):  20-27.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02
    摘要 ( )   PDF (48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bZIP类转录因子数目众多,功能多样,但有关RF2类bZIP转录因子的报道并不多见。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中国春叶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结合RACE(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技术,获得了TabZIP3的cDNA序列。TabZIP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残基,保守结构域预测TabZIP3编码RF2类bZIP转录因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bZIP3与水稻中的RF2b亲缘关系最近;GFP-TabZIP3融合蛋白在烟草表皮细胞中定位于细胞膜。RT-PCR分析以及对TabZIP3promoter:Gus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Gus染色结果均表明,TabZIP3受NaCl和PEG6000处理的诱导表达。为了研究TabZIP3的功能,构建了TabZIP3的过量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拟南芥Col-0。与野生型相比,过量表达TabZIP3的拟南芥株系的子叶在含15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更绿,且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但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小麦RF2类bZIP转录因子TabZIP3受盐/干旱诱导表达,其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DNA甲基化抑制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
    孙帆1§,籍东武2§,黄菲1,王银晓1,谢自艳1,王文生1*
    2019, 21(6):  28-35.  DOI: 10.13304/j.nykjdb.2018.0569
    摘要 ( )   PDF (25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NA甲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改变植物基因组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对植物的开花、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产生影响。以耐盐和盐敏感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水稻萌发期和幼苗期用DNA甲基化抑制剂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幼苗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萌发期抑制剂处理导致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幼苗出现矮化、成簇、死亡等症状,株高、根长和干重也受到了显著的抑制;同时,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可以降低盐胁迫时地上部的钠离子浓度、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上述结果表明DNA甲基化抑制剂通过改变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并通过影响离子吸收和抗氧化酶类的活性来影响水稻的耐盐性。
    大豆籽粒蛋白与脂肪含量上位性QTLs分析
    白玉哲1,马钰聪1,孟一泽1,廉瑞娇1,王莹1,李喜焕1*,张彩英2*
    2019, 21(6):  36-42.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67
    摘要 ( )   PDF (100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籽粒富含蛋白与脂肪,是人类植物蛋白与食用油重要来源;然而,蛋白、脂肪含量属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尽管已有相关QTLs报道,但多是针对单个QTL进行分析,而很少有关于上位性QTLs的报道。鉴于此,利用大豆RIL群体,在4种环境条件下评价其籽粒蛋白与脂肪含量,结合SNP基因型进行上位性QTLs分析发现,定位到48对控制籽粒蛋白、55对控制籽粒脂肪含量上位性QTLs,涉及大豆所有染色体;进一步分析发现,有19对上位性QTLs同时与籽粒蛋白和脂肪含量相关,具体包括12对定位区间完全相同的QTLs、2对定位区间含共同标记的QTLs以及5对定位区间距离不超过5 cM的QTLs;同时发现,19对上位性QTLs分布在除11号染色体以外的19条染色体,其中以13号染色体分布数量最多,其次为1号染色体。上述结果不仅增添了控制大豆蛋白与脂肪含量上位性QTLs,而且为揭示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QTL间/基因间互作方面的分子证据。
    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王飞权1,冯花1,罗盛财2,陈荣冰1,杨慧珠1,李少华1,张见明3,张渤1,叶江华1
    2019, 21(6):  43-54.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65
    摘要 ( )   PDF (121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武夷山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鉴定评价,对武夷山茶区41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21项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份武夷名丛21个农艺性状间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32~2.17之间,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叶宽,最低的是树型;变异系数在9.93%~47.62%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齿深度,最小的是叶脉对数;基于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41份武夷名丛聚为3个类群,3个类群间除了叶片着生状态、叶长、叶脉对数等10个性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1个农艺性状综合为8个主成分,代表了21个农艺性状的71.97%的信息;根据主成分及其对应特征根值计算各武夷名丛的综合得分,排在前4位的武夷名丛为金锁匙、半天妖、水金龟和金罗汉,可在乌龙茶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利用、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加以利用。
    分泌型和非分泌型烟草叶面腺毛对镉胁迫的应答反应研究
    刘朋飞1,闫筱筱1,杨欣玲2,杨永峰2,张洪映1,崔红1,王召军1*
    2019, 21(6):  55-60.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45
    摘要 ( )   PDF (48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腺毛作为植物表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在植物与环境互作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不同类型腺毛在镉(Cd)胁迫中所发挥的作用,以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和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为材料,研究二者对Cd 胁迫的耐受性差异、腺毛形态和叶片中Cd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分泌型烟草品种T.I.1068对Cd的耐受性明显高于非分泌型烟草品种T.I.1112。显微观察发现,Cd胁迫下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面腺毛密度都明显增加,但腺毛类型保持不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检测发现,烟叶中的总Cd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分泌型烟草品种和非分泌型烟草品种叶片的总Cd含量基本一致,但二者叶表面的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泌型烟草叶面的Cd含量远远大于非分泌型烟草。表明分泌型腺毛能排出烟叶中的Cd,降低烟叶中的镉含量,对提高烟草对Cd胁迫的耐受性具有重要作用,结果为烟草品种改良、提高烟草制品安全性及土壤修复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启动子及信号肽筛选提高普鲁兰酶在地衣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王倩1,2,初晓宇2,朱宝成1*,伍宁丰2*
    2019, 21(6):  61-69.  DOI: 10.13304/j.nykjdb.2019.0195
    摘要 ( )   PDF (25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鲁兰酶(pullulanase)是一种淀粉脱支酶,在淀粉糖化加工等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10作为表达宿主,为了提高其中的普鲁兰酶产量,对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和地衣芽孢杆菌BL10中的15种不同信号肽以及4种不同启动子进行筛选,构建了不同的重组工程菌株,最终发现在以P43为启动子、apr为信号肽的条件下,上清液中普鲁兰酶的表达量最高,酶活可达12 U/mL,且测得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4.5。结果表明通过对启动子及信号肽进行筛选是提高重组工程菌株中目的蛋白表达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智慧农业 农机装备
    螺旋式输送装置参数优化研究
    赵方超,王春光*,乌兰图雅
    2019, 21(6):  70-78.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21
    摘要 ( )   PDF (50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农业纤维物料螺旋式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降低输送功耗,提高生产率,利用MATLAB软件对比功耗数学模型进行单变量优化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式输送装置输送性能最佳的取值范围是:喂入量30~70 kg/min、螺距300~355 mm、螺旋轴转速97~137 r/min。以比功耗作为输送性能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参数优化试验,得到了影响比功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喂入量、螺距、螺旋轴转速。以比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Design-expert的优化模块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最佳参数组合:螺距335 mm、螺旋轴转速117 r/min、喂入量30 kg/min,输送性能优化后比优化前提高了8%,上述成果满足预期设计目标,可为螺旋式输送装置的参数优化和结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的耕地精准分类方法研究
    徐朋1,徐伟诚2,罗阳帆2,赵祚喜2*
    2019, 21(6):  79-86.  DOI: 10.13304/j.nykjdb.2019.0103
    摘要 ( )   PDF (762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实时获取遥感影像、地面分辨率高等优势。提出了一种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进行耕地精准分类的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石桥村部分耕地的可见光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对耕地的面积信息、形状信息以及位置信息进行监测和提取,采用面向对象法对影像中两种基于可见光波段的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形状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出分类提取耕地信息的较佳方案。经过反复实验确定分割尺度45、合并尺度90为分割参数,同时利用波段信息和纹理信息对未种植作物耕地和其他地物进行分离。该方法总体精度为89.23%,Kappa系数为0.72。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数据对耕地进行分类虽然存在一些细碎地块被错提、误提的情况,但总体精度仍然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可以为耕地作物分类提供参考,为实现精准农业提供精准的数据基础。
    食品质量 加工储运
    气调密闭贮藏对芝麻品质的影响
    孙强,曹世娜,朱笑鹏,黄纪念*,宋国辉
    2019, 21(6):  87-93.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81
    摘要 ( )   PDF (25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芝麻营养和药用价值高,应用潜力巨大,但贮藏稳定性差。为找到一种绿色、经济的芝麻贮藏方式,利用充CO2、充N2、抽真空、密封等方式分析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下芝麻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过氧化值、酸价、脂肪酶活性、脂肪氧化酶活性、脂肪酸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探究了不同气调密闭贮藏方式对芝麻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调密闭贮藏能有效延缓芝麻的氧化酸败,尤其是充CO2或充N2气调密闭贮藏可显著降低芝麻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基本保持原有品质。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龙江省不同来源地黑木耳营养品质评价
    郭嘉贵,石树磊,谢滔,张海涛,赵行健,荆瑞勇,王丽艳*
    2019, 21(6):  94-100.  DOI: 10.13304/j.nykjdb.2018.0409
    摘要 ( )   PDF (101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黑龙江省不同来源地黑木耳的营养品质,以8个不同来源地的黑木耳为材料,以灰分、蛋白质、脂肪、多糖、粗纤维、氨基酸总量作为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模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粗纤维可作为黑木耳品质鉴定的指标;不同来源地黑木耳营养品质优劣顺序为长白山、东宁、伊春、牡丹江、鹤岗、安达、尚志、龙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和东宁聚为一类,营养品质最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941和0.756;伊春、牡丹江、鹤岗、安达、尚志聚为一类,营养品质中等,综合评价值在0.156~0.462之间;龙江单独聚为一类,营养品质最差,综合评价值为0.151。上述结果可为黑木耳营养品质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生物制造 资源生态
    不同氮源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仝利朋,赵京考*,吴德亮
    2019, 21(6):  101-109.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85
    摘要 ( )   PDF (27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代替尿素(基肥+追肥),以玉米品种巴玉1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氮肥品种)、不同施氮时期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空白(CK)、尿素基施(CU1)、尿素基施+追肥(CU2)、硫包膜尿素基施(SCU)、树脂包膜尿素基施(PCU)、50%树脂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基施(HPC)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时期1 m土体内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施氮方式相比(CU2),尿素一次性基施(CU1)处理前期氮素释放快,后期脱肥;两种包膜尿素均可延缓氮素释放,硫包膜尿素表现为前期氮素释放快的典型特征,树脂包膜尿素在整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平稳氮释放。各处理产量表现为PCU>HPC>CU2>CU1>SCU>CK,相对于不施氮依次增产46.3%、38.8%、29.5%、25.8%、16.9%;氮肥利用率表现为PCU>HPC>SCU>CU2>CU1,利用效率依次为49%、43%、39%、36%、25%。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处理和50%树脂包膜尿素+50%尿素基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可代替传统施氮方式应用于生产。研究结果为黑土区一次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潭刚1§,马丽1§,李克富1,王冀川2*,李慧琴1,吉光鹏1,郝全有1,崔建强1,胡宝1
    2019, 21(6):  110-116.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05
    摘要 ( )   PDF (9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人工封顶耗时、低效、高成本的问题,探讨种植密度与封顶方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互作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无疑将对实现棉花的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动量和降低种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封顶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简化栽培的技术内容之一,其对不同群体棉株生长及产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以419为材料,开展裂区设计试验,密度为主区,设9万株/hm2、18万株/hm2和27万株/hm2三个水平;封顶方式为副区,设不封顶、人工封顶和化学封顶共3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封顶方式的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在相同封顶方式下,随密度增加,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和LAI有所增加,但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降低,株高则变化不大。在相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单株叶面积、LAI及单株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封顶处理的株高较不封顶处理降低4.90~6.46 cm,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提高6.33~9.47个百分点、0.03~0.05个百分点、0.03~1.01个百分点和529.56~301.42 kg/hm2。与人工封顶相比,虽然化学封顶的单株叶面积、LAI、株高和单株干重分别提高0.01 m2、0.11、1.56 cm、1.80 g/株,生殖器官干物质转运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降低3.14个百分点、0.03、0.42个百分点和228.14 kg/hm2,但各性状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受密度与封顶方式互作的影响较小。以上说明封顶是优化棉花生长、保证产量的关键措施,而化学封顶具有类似人工封顶的效果。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曾哲,刘保华*,张文俊,方亮
    2019, 21(6):  117-123.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57
    摘要 ( )   PDF (34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雪茄烟种质常规化学成分、多酚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许美玲1,贺晓辉2,宋玉川2,樊有银2,李永平1
    2019, 21(6):  124-134.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66
    摘要 ( )   PDF (10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便于雪茄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评价,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对50份雪茄烟种质资源的烟叶化学成分、多酚与感官质量进行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雪茄烟种质资源的烟叶化学成分与多酚及感官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关系最密切,与多酚的关系较密切;多酚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密切。还原糖、总氮、钾、总植物碱等化学成分与多酚物质(隐绿原酸、新绿原酸、莨菪亭、绿原酸)密切相关;还原糖、总糖等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浓度、余味、刺激性、香气质、灰色、杂气)密切相关,多酚(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与感官质量(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相关性较密切。由此可见,雪茄烟种质资源的化学成分、多酚和感官质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经济林营建后基于137Cs示踪法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朱茜1,林杰2*,张阳1
    2019, 21(6):  135-142.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08
    摘要 ( )   PDF (11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侵蚀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深入探究土壤侵蚀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利用137Cs核示踪技术,在赣榆区针阔混交林以及由针阔混交林改造而成的山楂林、苹果林和板栗林四种林分进行采样分析,对该地区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针阔混交林土壤137Cs含量为546.92 Bq/m2,经济林营造降低了土壤137Cs含量。针阔混交林土壤年均流失厚度为0.79 mm,苹果林、山楂林和板栗林的土壤年平均流失厚度分别是针阔混交林的2.92倍、2.33倍和1.10倍。②研究区的土壤137Cs与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137Cs与粒径<0.25 mm、0.25~0.5 mm及0.5~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粒径>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济林营造使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在影响土壤侵蚀量的同时,也在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部分养分指标和团聚体有机碳。
    生物质炭与土质互作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影响
    殷全玉1,李阳1,张玉兰1,王生才2,方明2,李宏光2,王新发3,刘国顺1*
    2019, 21(6):  143-151.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35
    摘要 ( )   PDF (14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的技术途径,在玻璃温室内,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60℃、500℃)的生物质炭与土质(壤土和砂土)互作对植烟土壤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生物质炭能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施用低温炭(360℃)和高温炭(500℃)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0.58%和8.97%,低温炭比高温炭对硝态氮的持留效果更好;②低温炭对土壤硝态氮的持留作用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而高温炭主要发生在10~2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高38.39%和7.37%,均达到显著水平;③施加低温炭后壤土和砂土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6.09%和29.18%,可见施加低温炭对砂土保肥效果的提升高于壤土;而施加高温炭后壤土和砂土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1.03%和4.97%,可见施加高温炭对壤土保肥效果的提升高于砂土;④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好。各处理(壤土施化肥+低温炭、壤土施化肥+高温炭、砂土施化肥+低温炭、砂土施化肥+高温炭)分别较各自常规施肥对照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减少40.27%、34.10%、68.72%和54.05%,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因此,施用生物质炭能增强土壤对硝态氮持留效果,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显著,为生物质炭在植烟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与技术创新
    基于多重表型的高粱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
    任富莉1,2,潘映红3,张笑笑2,蒲伟军2,牟永莹3,李玉斌2,张桦1*,朱莉2*
    2019, 21(6):  152-162.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69
    摘要 ( )   PDF (52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粱耐盐性因种质、发育时期及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高粱耐盐性鉴定方法,对于高粱耐盐种质的筛选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64份高粱材料通过室内萌发期耐盐性评定,从中选择36份不同等级材料进行田间苗期耐盐性鉴定,并从中选出13份材料进行室内苗期耐盐性复筛。通过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田间和室内苗期测定的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最终确定耐盐材料2份,盐敏感材料2份。建立了一套基于多重表型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即针对高粱不同生育时期(萌发期、苗期)、不同生长条件(田间与室内)采用不同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并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粱材料耐盐性进行准确、系统地评价。该方法的建立对于高粱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以及高粱耐盐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稻覆膜栽培研究进展
    胡国辉,朱德峰,徐一成,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张玉屏*
    2019, 21(6):  163-170.  DOI: 10.13304/j.nykjdb.2018.0390
    摘要 ( )   PDF (11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覆膜栽培模式能有效地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季节性干旱和低温冷害问题。在这些区域,覆膜栽培可以在减少灌溉用水及增加土壤温度的基础上提高产量,但地膜的应用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可降解的地膜残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由此生物可降解膜及配套覆膜机具开始研制并应用,促进了水稻覆膜栽培的发展。水稻通过覆膜主要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为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新的思路模式。系统阐述了我国现行水稻覆膜栽培模式在水稻生产中的优劣势,并提出水稻覆膜栽培未来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