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海天, 吕梅媛, 万述伟, 杨峰, 胡朝芹, 杨新, 张晓艳, 王玉宝, 何春华, 林德明, 王丽萍. 印度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br#[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7): 54-64. |
[2] |
苏雨萌§,张旭婷§,特日格乐,田敏,尚晓蕊,李国婧,王瑞刚*. 高通量测序鉴定中间锦鸡儿干旱条件下的microRNA[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51-57. |
[3] |
张庆1,2,赵晓美2,王娉2,刘冰1*,陈颖2*. 食品中产毒真菌核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91-98. |
[4] |
景晓雅1,孙柳清1,李尚彧1,高亚楠1,吴云锋2,王祎玲1,陈伟1*. 太行菊属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193-200. |
[5] |
刘璐1,名晓东1,张晓艳2,郝俊杰2,付丽平1,王乾坤1,吕鑫1,陈旺1,刘全兰1*. 高通量测序分析蚕豆种子内生细菌的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73-80. |
[6] |
李丹阳, 孙玲伟, 吴彩凤, 张树山, 张德福, 戴建军.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群体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74-81. |
[7] |
张磊, 罗泽华, 杨明川, 李世贵, 辛玉华, 蔡斌, 刘好宝, 曾代龙, 顾金刚, 段碧华. 雪茄烟叶原料发酵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171-180. |
[8] |
刘倩1,2,李纪潮1,左应梅1,杨天梅1,杨美权1,张金渝*. 有机覆盖三七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62-175. |
[9] |
殷全玉1,刘健豪1,刘国顺1,杨欣铃2,李小福2,张玉兰1,李阳1,叶红朝3*. 连续4年施用生物炭对植烟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176-185. |
[10] |
相吉山1,张恒儒2,刘涵1,索良喜2,贾姝婧1,张颖1,史景奇1,胡利喆1,蔡一宁1. 不同生态区谷子种质资源表型比较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9): 31-41. |
[11] |
李浩成1,2,左应梅2,杨绍兵2,杨天梅2,李纪潮2,杨维泽2,张金渝2*. 三七根系分泌物在连作障碍中的生态效应及缓解方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159-167. |
[12] |
樊帆1,李正涛1,李世钰1,2,山云辉3,黄家雄4,吕玉兰4,何飞飞1,秦世雯1*. 云南热区咖啡种植地红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8): 178-186. |
[13] |
杨晶晶,张青青*,吐尔逊娜依·热依木,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雪热提江·麦提努日. 游牧和定居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166-173. |
[14] |
孙康泰1,张建民2,蒋大伟3,王小龙4,葛毅强1,邓小明1*. 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及防控策略[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5. |
[15] |
李庆凯1,2,3,刘苹2,3*,赵海军3,宋效宗2,林海涛2,沈玉文2,李林1,万书波1,3*.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19-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