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 Vol. 15 ›› Issue (3): 18-29.DOI: 10.3969/j.issn.1008-0864.2013.03.03
徐凌§,左为亮§,刘永杰§,刘青青§,陶永富§,徐明良,叶建荣*
XU Ling§, ZUO Wei-liang§, LIU Yong-jie§, LIU Qing-qing§, TAO Yong-fu§, XU Ming-liang, YE Jian-rong*
摘要:
玉米病原微生物来源广泛,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卵菌纲等,常在叶片、雌雄穗和根茎等部位引起病症, 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玉米属异花授粉作物,地域分布广泛,遗传资源丰富,基因组多样性明显,蕴含着 大量质量和数量性状抗病位点。近年来,针对玉米主要病害开展了大量的抗病基因定位和发掘工作。到目 前为止,至少克隆了4个主效抗病基因,定位了大量的抗病基因/QTL位点,获得了一批抗病获选基因。在理论 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分子标记辅助的抗病基因/QTL的回交导入和聚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改良效果。从 玉米真菌病害、病毒病、卵菌纲和细菌病害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玉米抗病遗传研究的进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