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 Vol. 5 ›› Issue (6): 13-16.

• 育种与栽培 • 上一篇    下一篇

小麦穗发芽机制研究进展

孙果忠 闰长生 肖世和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 收稿日期:2003-05-29 出版日期:2003-12-15 发布日期:2009-12-10
  • 作者简介:孙果惠|1973年生|男|硕士研究生I专业为作物遗传育种。* 为通讯作者。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70473)。

  • Received:2003-05-29 Online:2003-12-15 Published:2009-12-10

摘要:

穗发芽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灾害之一,了解穗发芽机制对小麦穗发芽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田间的穗发芽是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结果。种子发育过程中以及萌发时的温度、水分和光周期等环境因素均能影响穗发芽。品种的抗性要素可分为内外两部分:①外部因素包括穗部性状、籽粒颜色以及颖壳和种皮中的萌发抑制物等;②内部因素主要是种子的休眠性,休眠与碳水化合物和呼吸代谢缺陷有关,并受激素、pH和水势变化等调节。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发芽机制 抗性遗传 育种 基因型 环境互作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