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柳渊博, 王静, 朱学杰, 蒋伟峰, 刘天, 张锦中, 李耀鑫, 符云鹏. 不同水肥管理模式对烤烟养分积累及烟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93-201. |
[2] |
王得运1,2,刘培培1,陈云婷1,徐月莹1,周丽1,罗光明1*. 干旱胁迫对栀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4): 58-63. |
[3] |
范宁波1,周俊学2,江凯2,王宏2,史龙飞2,高玉龙3*,陈颐3*. 不同成熟期烤烟主脉中膜脂过氧化及其与衰老相关基因的关系探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3): 66-72. |
[4] |
保志娟,金蓉,杨金清,张琦,朱永立,赵正雄*. Pb、Zn复合作用对烤烟抗氧化酶及碳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65-72. |
[5] |
张玉彬, 刘文科, 杨其长, 邵明杰, 查凌雁, 周成波, 李宝石, 王奇. 采前不同比例LED红蓝光连续光照对生菜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0): 66-73. |
[6] |
杨成翠1,徐照丽2,史普酉1,贾孟1,白羽祥1,朱宣全1,程亚东1,杨焕文1,王戈*. 氮肥运筹对烤烟养分积累和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6): 176-185. |
[7] |
刘勇1,李立新1,吴金富2,赵树德2,何宽信1*. 多雨烟区倚靠式散叶装烟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4): 162-170. |
[8] |
刘扣珠1,高真真1,夏素素1,李建华2,顿松阳2,李洪亮2,王京2,段卫东3,史宏志1*. 基于产值和感官指标的豫中“上六片”烟叶栽培措施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2): 158-165. |
[9] |
杨明坤1,李建华2,刘扣珠1,顿松阳2,李洪亮2,王典2,史宏志1*. 豫中上六片烤烟不同采收期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2): 163-171. |
[10] |
郑小雨1,李常军2,路晓崇1,王刚3,赵俊杰2,李云平2,彭玖华2,杨超1,2*. 烤烟不同成熟期色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探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0): 60-68. |
[11] |
吕大树1,李子绅2,郭泽2,张亚恒1,夏阳3,杨雨波1,徐玮1,陈向东1,王英锋2,张力元1,代晓燕2*. 分次施用钾肥及配套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1): 116-123. |
[12] |
丁苏芹,晏姿,李玺,唐东芹*. 香雪兰球茎发育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9): 51-57. |
[13] |
代快1,李江舟1*,蒲天燕1,计思贵1,张立猛1,张璐2,段淑辉3,孟军4,张翠萍1,樊苗苗5. 施用生物炭对3种烟用农药残留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8): 99-106. |
[14] |
刘超1,武云杰1,张安乾1,贺文俊1,张思琦1,陈芳1,何佳1,周方1,杨铁钊1,叶红朝2*. 外源GA3和IAA对烤烟内源激素调控效应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8): 153-160. |
[15] |
王林,刘志宏,许自成*. 烤烟烟叶酸性致香物质与多酚含量、化学成分及口感特性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5): 159-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