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婷, 全伟, 吴明亮, 李林. 双垄四行花生垄作播种机种沟开沟器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9): 129-137. |
[2] |
伊淼1,2§,王建国 2§,尹金1,郭峰2,张佳蕾2,唐朝辉2,李新国2,3*,万书波2,3*. 减氮增钙及施用时期对花生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4): 164-172. |
[3] |
周巾英,王丽,祝水兰,罗晶,樊琪平,冯健雄*. 不同贮藏方式对花生仁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2): 134-140. |
[4] |
华丽霞,曾华兰,蒋秋平,何炼,叶鹏盛*,张小军,韦树谷,张小红,张敏,王明娟,何晓敏,陈超. 免疫亲和净化-光化学衍生液相色谱检测不同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7): 181-187. |
[5] |
王钰云,王宏富*,李智,段宏凯,黄珊珊. 谷子花生间作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53-165. |
[6] |
王飞1,王建国2,李林1*,刘登望1*,万书波2,张昊1. 不同施肥模式对花生Ca、Zn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5): 166-173. |
[7] |
李庆凯1,2,3,刘苹2,3*,赵海军3,宋效宗2,林海涛2,沈玉文2,李林1,万书波1,3*.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19-130. |
[8] |
王婧莹1,王琢2,闫培生1*. 黄曲霉毒素的脱毒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4): 42-51. |
[9] |
张冠初1,2,张智猛1*,慈敦伟1,丁红1,杨吉顺1,史晓龙1,3,田家明1,3,戴良香1*. 不同品种花生耐盐性及Na+吸收动力学特性[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34-40. |
[10] |
张俊,刘娟,臧秀旺,郝西,汤丰收,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刘华.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 125-131. |
[11] |
王琪,闫培生*,周莹,高秀君,王凯,贾文文. 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深海环状芽孢杆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9): 65-71. |
[12] |
张俊1,刘娟1,臧秀旺1,郝西1,汤丰收1*,董文召1,张忠信1,苗利娟1,宋新莉2. 不同贮藏方式下花生种子萌发能力及生理变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6): 19-27. |
[13] |
张俊,刘娟,汤丰收*,臧秀旺,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刘华,徐静. 早春不同种植方式对河南花生一年两熟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5): 134-140. |
[14] |
刘自飞1,2,云鹏2,王盛锋2,陈磊3,高丽丽2,刘荣乐4,汪洪2*. 木质素磺酸铁肥研制及其对花生的施用效果[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3): 126-133. |
[15] |
黄星奕,丁然,史嘉辰. 霉变出芽花生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17(5): 2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