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明良,方荷芳,李同建,文锋,韩兴杰,金洪光,徐玲玲,廖亮*. 东方百合‘索邦’的离体培养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23(1): 51-57. |
[2] |
贾明良,方荷芳,李同建,文锋,韩兴杰,金洪光,徐玲玲,廖亮*. 三叶木通愈伤诱导及分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 181-187. |
[3] |
郭光艳§,杨亚玲§,曹璐,刘伟,秘彩莉*. 小麦RF2类bZIP转录因子TabZIP3参与植物盐胁迫反应[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6): 20-27. |
[4] |
白易平1,刘晶1,2,雷朝霞1,唐唯1,2,王洪洋1,2*. 马铃薯类糖基转移酶基因StKOB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4): 16-24. |
[5] |
张娜1,赵晨光1,温晓蕾2,杨文香1,张娜1*,刘大群1*. 小麦CBL结合蛋白激酶TaCIPK31负调控TcLr37对小麦叶锈菌的抗性[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2): 102-109. |
[6] |
梁峻1,张涛1*,李婷婷2. 北京鸭肝上皮样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10): 107-114. |
[7] |
刘天波1,3,蔡海林2,曾维爱2,魏润洁1,刘嘉裕1,李帆2,周志成3,唐前君1*. 抗马铃薯Y病毒病的VIGS生防剂发酵条件及施用方法优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11): 29-35. |
[8] |
蒋景龙1,蒋超1,李丽2,沈季雪1,田雲1,任绪明1. 不同条件对黄瓜发状根诱导率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19(4): 24-30. |
[9] |
魏琦超1,2,张锐1,孟志刚1,孙国清1,周焘1, 赵雷霖1,郭三堆1*. 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表达[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6, 18(1): 40-45. |
[10] |
李丹丹1,2,汪海2*,朱莉2,黄大昉1,2*,郎志宏2. 玉米虫害诱导基因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活性分析[J]. , 2015, 17(4): 23-29. |
[11] |
王成龙1,2,周美亮2,董雪妮1,2,唐益雄2,邵继荣1*,吴燕民2*. 紫花苜蓿两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比较[J]. , 2015, 17(4): 53-61. |
[12] |
刘丽1|2,于丽娟1|2,毕亚琪1|2,张培高1|2. 玉米自交系单倍体诱导率的研究[J]. , 2014, 16(5): 32-38. |
[13] |
陈铮1,2,邹维华2, 张霞2,唐咏1,范云六2,赵军2. 转录因子ABP9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对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J]. , 2008, 10(3): 58-63. |
[14] |
唐辉桂,黄火清,罗会颖,王亚茹,杨培龙,姚斌. 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低氧条件下提高毕赤酵母中植酸酶的表达[J]. , 2008, 10(3): 84-89. |
[15] |
陈红1,秦瑞珍2. 提高同源四倍体粳稻花培效率的不同因素分析(英文)[J]. , 2008, 10(3): 9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