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9年 第2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农业创新论坛
    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李金锴,陈珏颖,刘合光*
    2019, 21(11):  1-8.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58
    摘要 ( )   PDF (112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双方农产品贸易流通强度不断增加,贸易依赖性也越来越强。通过比较中美双方优势出口农产品的贸易状况,使用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贸易竞争优势(trade competitive,TC)指数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美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豆、猪肉和玉米等为主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美国最典型农产品大豆的RCA指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TC指数长期保持在0.9以上;中国的出口优势农产品主要是以水产品类和蔬菜水果类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7年中国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的RCA指数分别为3.67和2.48,TC指数分别为0.94和0.7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广体系和扶持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寻求贸易合作伙伴以降低进口依存度。
    发达国家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构建经验及对京津冀区域的启示
    杨艳丽,马红坤,王晓君,毛世平*
    2019, 21(11):  9-16.  DOI: 10.13304/j.nykjdb.2019.0206
    摘要 ( )   PDF (101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当前京津冀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探究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协同创新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应从建立分工明确、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涉农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着手,全面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而带动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整体进步,为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种子投入产出效率、饲料粮转化效率与粮食和营养安全
    黄泽颖,郭燕枝,孙君茂*
    2019, 21(11):  17-26.  DOI: 10.13304/j.nykjdb.2019.0214
    摘要 ( )   PDF (257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技实现饲料粮供需平衡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和营养安全。聚焦粮食种子和饲料粮转化科技,采用误差修正模型测算了我国1981—2016年种子投入产出效率与饲料粮年产量的长期均衡系数及1992—2016年畜禽饲料粮转化效率与畜禽产品年产量的长期均衡系数。结果表明:种子投入产出效率每提高1,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饲料粮年增产分别为0.91万、127.33万、9.46万、68.51万t,替代2012—2017年进口量平均需要提高447.71、2.74、39.39、108.14;饲料粮转化效率每提高1,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牛奶年增产分别为748.69万、643.08万、148.30万、437.69万、606.33万、241.89万t,2020年营养纲要目标需要提高的蛋鸡和奶牛饲料粮转化效率分别是1.74和12.13;居民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的摄入量需要分别提高肉牛饲料粮转化效率5.52、奶牛饲料粮转化效率89.40、肉牛饲料粮转化效率3.10、蛋鸡饲料粮转化效率14.80。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玉米矮杆突变体的筛选与候选基因鉴定
    王文秀,郑红艳,徐妙云,邹俊杰,张兰,王磊*
    2019, 21(11):  27-34.  DOI: 10.13304/j.nykjdb.2019.0141
    摘要 ( )   PDF (49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挖掘矮杆基因对玉米耐密植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郑58自交系获得一系列矮杆突变体,株高降低范围为10%~45%,穗位高降低范围为10%~65%,部分突变体的节间数目也发生了变化。对矮杆突变体细胞大小进行观察发现,突变体的细胞长度均缩短,缩短的范围为25%~75%,突变体株高的降低除了与细胞缩短有关外,还与细胞数目增加有关,为了进一步确定候选基因,对其中的5个突变体构建了F2分离群体,采取BSR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多个玉米矮杆突变体的候选基因,为矮杆突变体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分析方法和新的材料。
    转GhABF2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及抗旱性分析
    裴怀弟1,李忠旺1,陈玉梁2,罗俊杰1*
    2019, 21(11):  35-42.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87
    摘要 ( )   PDF (9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GhABF2是AREB1/ABF2的同源基因,过表达GhABF2能显著提高植物的抗旱性。为了创制马铃薯抗旱种质资源,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hABF2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大西洋’中,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苗12株,并通过PCR、qRT-PCR、Southern-blotting检测,筛选出GhABF2基因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且表达量较高的8个转基因株系。在干旱条件下,对苗期植株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植株相比,其生物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提高,转GhABF2基因植株在生长状态、生理生化指标方面都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说明转录因子GhABF2的高表达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抗旱性。结果为马铃薯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中间材料和重要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BS2基因在烟草中的功能解析
    李霞1,2,范鑫2,梁成真2,王远2,张锐2,孟志刚2*,刘晓东1*,孙国清2*
    2019, 21(11):  43-50.  DOI: 10.13304/j.nykjdb.2019.0369
    摘要 ( )   PDF (1099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S2蛋白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B111,具有较强的黄萎病抗性,能抑制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并破坏其菌丝生长。BS2基因全长1 566 bp,共522个密码子,由于物种间偏爱密码子的差异,若不对其进行密码子优化而直接导入植物,会造成基因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按植物密码子对BS2基因进行优化合成,共优化了332个密码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1~28位氨基酸为N端信号肽,成熟的BS2蛋白由224~521位氨基酸构成,是一种中性锌金属肽酶;亚细胞定位将BS2蛋白定位于细胞膜;牛津杯法检测得出转基因烟草株系的蛋白粗提液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未侵染黄萎病菌的对照组,T1代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长势基本一致、表型无明显差异;黄萎病菌V991侵染组,转基因烟草的表型性状明显优于野生型,且两组中转基因烟草的SOD、CAT活性和SA、ABA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BS2基因可以显著提高转基因烟草的黄萎病抗性。
    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海霞1,郭若旭1,辛国奇2,李丰芹3
    2019, 21(11):  51-58.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97
    摘要 ( )   PDF (167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揭示外援褪黑素提高芦苇抗盐胁迫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芦苇幼苗为试验材料,探究叶片喷施外源褪黑素(0.01 mmol/L)对盐胁迫下(150 mmol/L NaCl)芦苇幼苗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物质含量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芦苇幼苗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对幼苗造成严重的生理伤害。喷施外源褪黑素通过增加芦苇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光合性能,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的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活性氧和MDA含量,缓解盐胁迫对芦苇幼苗的生长抑制。因此,叶面喷施褪黑素通过提高盐胁迫下芦苇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有效清除过量的活性氧,缓解氧化损伤,来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
    智慧农业 农机装备
    我国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向伟1,马兰1,刘佳杰1,肖乐2,龙超海1,文庆华1,吕江南1*
    2019, 21(11):  59-69.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83
    摘要 ( )   PDF (62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苎麻纤维机械化剥制加工是实现苎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苎麻基本结构、苎麻纤维收获工艺流程及苎麻物理机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苎麻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苎麻机械剥制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剥麻装备的作业原理及作业特点,探讨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指出改进和完善现有苎麻剥麻机,研发轻便型与大型苎麻剥麻机,研究智能化、高效苎麻剥麻技术和攻克苎麻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是未来苎麻生产机械化重点研发方向。
    稻谷颗粒模型离散元接触参数标定与试验
    刘羽平,张拓,刘妤*
    2019, 21(11):  70-76.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30
    摘要 ( )   PDF (464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DEM与FLUENT耦合模拟稻谷清选时,稻谷颗粒参数设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可信度。结合稻谷颗粒堆积角的实测试验与仿真试验,标定了稻谷颗粒模型间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2个主要接触参数。设计了堆积角形成装置,该装置采用坍塌法和注入法同时形成2种堆积角,可以减小非同时形成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创建了稻谷颗粒的离散元模型,结合堆积角的实测试验与仿真试验,建立了2个主要接触参数与2种堆积角之间的二元回归方程;以稻谷颗粒2种堆积角的实测结果作为目标值,对回归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颗粒模型间的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33 6、0.161 5;设计了抛洒试验对标定后的参数进行验证,抛洒长度、宽度和近抛洒端堆积角等特征参数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7%,这表明颗粒的模拟运动轨迹与实际运动轨迹基本一致,所创建的稻谷颗粒离散元模型及标定得到的接触参数可以为EDEM-FLUENT耦合仿真稻谷清选过程提供参考。
    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和验证
    卢宪菊1,2,郭新宇1,2*,温维亮1,2,于泽涛1,2
    2019, 21(11):  77-83.  DOI: 10.13304/j.nykjdb.2018.0588
    摘要 ( )   PDF (14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量施氮是目前玉米栽培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计算得出的氮营养指数是诊断氮营养丰缺的重要手段。基于东北地区4个生态点的试验数据,构建了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氮营养指数模型和需氮量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地上部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符合幂函数关系。利用独立试验资料对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进行检验,发现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计算的氮营养指数可以准确诊断玉米植株的氮营养状况,并计算出实时的氮素需求量。该研究建立的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模型可以为该地区春玉米的氮营养诊断和动态调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动植物健康
    刺梨白粉病拮抗菌生长条件优化及其发酵液抑菌稳定性探究
    冉继平1,2,闫岩2*,李岑1,毛玉涛3,肖玉4,冯婷婷5
    2019, 21(11):  84-93.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18
    摘要 ( )   PDF (69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找到防治刺梨白粉病的拮抗菌培养液,经过刺梨叶片离体防治试验表明拮抗菌浓度与白粉病防治效果成正相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拮抗菌JK-6的生长条件。同时探究温度、pH、紫外光、蛋白酶以及不同贮藏时间对JK-6发酵液抑制白粉病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K-6的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葡萄糖2 g/mL、蛋白胨1 g/mL、NaCl浓度0.8%、温度33.6 ℃、pH 7.6、装液量40 mL、摇床转速160 r/min,在该条件下拮抗菌JK-6的发酵液OD600为1.418;发酵液温度高于40 ℃、pH为酸性和碱性时,JK-6发酵液对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降低,发酵液对紫外光和蛋白酶的耐受能力较高,在常温下保藏1个月仍然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JK-6对刺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尖孢镰孢菌对抗病和感病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
    2019, 21(11):  94-102.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86
    摘要 ( )   PDF (23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黄瓜对尖孢镰孢菌的抗性机理,选择黄瓜抗病和感病材料进行尖孢镰孢菌接种,以接种灭菌水为对照,分析接种后抗病和感病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及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差异。结果显示:①接种后20 d,抗病材料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根总面积、根总体积、根冠比、壮苗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在感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其中总根长表现最为明显,较对照减少51.02%。②接种病原菌后,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呈下降趋势,感病材料游离氨基酸呈上升趋势。接种病原菌后8、12、16、20 d,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几乎不受病原菌的影响,感病材料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4.05%、32.54%、56.29%、149.10%。③在测定的34种游离氨基酸中,有16种在抗病和感病材料中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瓜氨酸和丙氨酸在抗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小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在感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大于对照;酪氨酸、牛磺酸、蛋氨酸、亮氨酸、β氨基异丁酸、鸟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的表现则相反。接种后随着幼苗生长,瓜氨酸、天冬酰胺、磷酸丝氨酸、尿素、β丙氨酸、组氨酸、鸟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在抗病材料中呈下降趋势,而在感病材料中呈上升趋势。推测瓜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磷酸丝氨酸、尿素、β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为促菌氨基酸,酪氨酸、牛磺酸、蛋氨酸、亮氨酸、β氨基异丁酸、赖氨酸和脯氨酸为抑菌氨基酸。上述结果为黄瓜抗枯萎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背景。
    人参单体皂苷对桃蚜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李海涛1,黄曦漫1,李玉1,刘广娜1,奚广生2*
    2019, 21(11):  103-110.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74
    摘要 ( )   PDF (103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人参单体皂苷Rg1和Rb1为试验材料,以同翅目桃蚜为试验昆虫,测定了桃蚜取食单体皂苷后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了Rg1和Rb1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g1和Rb1对桃蚜取食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时对桃蚜体内解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处理24 h后,Rg1对桃蚜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有显著抑制作用。处理48 h后,Rb1对桃蚜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Rg1对桃蚜解毒酶的抑制作用比Rb1显著;Rg1和Rb1有诱导酶活性增强的作用,打破了桃蚜体内解毒酶活性均衡。研究结果可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及新农药开发提供参考。
    抑制黄曲霉毒素前体合成的芽孢杆菌鉴定及其抑制活性研究
    王琢1*,原克波1,李增绪1,闫培生2*
    2019, 21(11):  111-120.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76
    摘要 ( )   PDF (27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开发有效提高花生等农产品抗黄曲霉毒素污染能力的生物防腐剂,对已分离获得的一株生防细菌Hitwh-B05进行16S rDNA鉴定,并研究其防霉抑毒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抗黄曲霉毒素有效成分的能力不受传代次数影响,可在广温度范围内产生抑毒活性成分,培养基最佳初始pH为6,抑毒活性成分产生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 d,菌株发酵上清液经甲醇提取获得的抑毒活性成分产量最高,活性最强。霉菌侵染花生实验表明,抑毒活性成分添加量为0.2~3.2 mg/mL时,对降散盘衣酸(norsolorinic acid,NA)积累抑制率均达到84%以上,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双乙酸钠,对花生的防霉抑毒处理起到良好的作用,结果对提高农产品的防霉抑毒能力,从污染源头有效阻止霉菌侵染,降低毒素产生,并减少化学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制造 资源生态
    施用棉花秸秆生物质炭对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刘宏元1,张爱平1,王永生2,杨世琦1,邢磊1,杨正礼1*
    2019, 21(11):  121-129.  DOI: 10.13304/j.nykjdb.2018.0556
    摘要 ( )   PDF (16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不同剂量棉花秸秆生物质炭\[CK、C1(2.25 t/hm2生物质炭)、C2(4.5 t/hm2生物质炭)、C3(9.0 t/hm2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室气体(CH4、N2O)通量的影响,结合作物产量评估了不同处理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不能显著影响土壤CH4的累积排放量。在夏玉米季,仅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7.19%和48.58%;在冬小麦季,添加生物质炭处理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2O的排放,达24.26%~48.02%。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NH+4-N含量是土壤N2O排放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夏玉米季,C2和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分别达9.46%和10.99%;在冬小麦季,仅C3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达7.13%。添加4.5 t/hm2和9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而添加2.25 t/hm2的生物质炭处理仅在冬小麦季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强度。综上所述,将棉花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炭用于华北平原农田,既能增加作物产量,又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陈庆华1,许卓1,汤计超1,2,金卫斌2,孙志贵1,卢碧林1*
    2019, 21(11):  130-137.  DOI: 10.13304/j.nykjdb.2018.0585
    摘要 ( )   PDF (15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确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流失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生物炭应用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采用测筒试验,在20 cm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0.5%、1.0%、1.5%)的生物炭,并模拟降雨淋溶后收集测筒淋溶液分析氮磷含量,研究生物炭对土壤氮磷淋溶流失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相比,1.5%生物炭处理极显著降低了TN淋溶损失量、TN淋溶浓度比率、NO-3-N淋溶损失量、NO-3-N淋溶浓度比率、TP淋溶损失量和TP淋溶浓度比率;各处理间NH+4-N和PO2-4-P淋溶损失量差异不显著。②油菜生长期间,TN、NO-3-N的淋溶损失量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减少,且以NO-3-N的淋溶流失为主;受施肥和作物生长吸收利用的影响,NH+4-N、TP和PO2-4-P的淋溶流失规律不明显。③施用生物炭增加了油菜的产量,主要表现为油菜一次有效分支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果粒数的增加。
    不同沙丘类型下黄河分洪区土壤种子库月份动态研究
    辛智鸣1,2,董雪1*,刘明虎1,李新乐1,2,段瑞兵1,2,郝玉光1,2,陆占东3
    2019, 21(11):  138-148.  DOI: 10.13304/j.nykjdb.2018.0694
    摘要 ( )   PDF (232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3种类型下黄河分洪区土壤种子库的4月份(春季)、7月份(夏季)和10月份(秋季)动态变化,同时分析水淹区段、未淹区段以及对照区段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淹区段土壤种子库密度随月份逐渐降低,即4月份(201粒/m2)>7月份(176粒/m2)>10月份(170粒/m2);未淹区段土壤种子库密度4月份(1 063粒/m2)>10月份(1 036粒/m2)>7月份(733粒/m2),其各月均大于对照区段且月份变化规律相同。不同沙丘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且月份变化明显,即4月份(1 002粒/m2)>10月份(903粒/m2)>7月份(609粒/m2)。黄河分洪区土壤种子库物种共有23种,隶属于8科23属,藜科和禾本科为主,共占65%。从生活型来看,各月份均以一年生草本为主;从物种组成上来看,7月份土壤种子库物种数显著小于4月份和10月份。未淹区段由于干湿交替形成微环境,更有利于外来物种进入,土壤种子库物种更加丰富。消落带内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多于地表植物的物种数,但对照区段相对减小。水淹区段、未淹区段和对照区段土壤种子库和地表植被间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57、0.333和0.289,整体相似系数偏低。
    “稻鸭共作”模式的生态效益及其在生态农场应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赵建设1,2,杨巧云1,2,谢凯权1,2,吴超1,2,蒋高明3,4,李小芳1,2,胡波5,郭立月3,4*
    2019, 21(11):  149-156.  DOI: 10.13304/j.nykjdb.2018.0733
    摘要 ( )   PDF (147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生态农场“稻鸭共作”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稻鸭共作”技术的完善以及在生态农场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了“稻鸭共作”的生态效益,从生态农场实际生产的角度,综合分析了“稻鸭共作”系统与普通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化肥、人工、管理等投入,并分析了生态农场“稻鸭共作”生产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虽然“稻鸭共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有机肥、人工以及生物农药,同时“稻鸭共作”使得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导致稻米产量降低,在不考虑有机认证费用的前提下,生态农场“稻鸭共作”模式稻米的成本价达到了8.20元/kg,远远高于市场上常规生产的稻米,但停止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土壤和空气环境都得到了改善,生产的大米没有农药残留,易通过有机认证成为有机大米,可获得净收益76 000元/hm2,远高于常规生产获得的净收益(27 595元/hm2)。
    海洋农业 淡水渔业
    微酸性电解水暂养的杂色鲍存活率及品质变化
    张墨言1,陈雪2,谢庆超1,3,欧杰1,3,谢晶1,3,潘迎捷1,3,赵勇1,3*,刘海泉1,3,4*
    2019, 21(11):  157-162.  DOI: 10.13304/j.nykjdb.2019.0383
    摘要 ( )   PDF (13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酸性电解水(SAEW)因其广谱杀菌作用,在果蔬保鲜、器械消毒等领域有了较多应用,但在水产品保活方面的应用较少。在水温(10±1)℃下,将平均体质量(34.3±5) g的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在由沃汰智能电解水机和海水晶制成的SAEW中静养,以不加SAEW为对照。2 d后检测杂色鲍的存活率和菌落总数,并采用感官评定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 值等方法分析了4 ℃贮藏后杂色鲍的品质变化。结果显示:暂养第9 d,电解水组鲍鱼存活率为66.7%,大于海水组存活率(50%);贮藏方面,9 d后海水组TVB-N值为19 mg/100 g,超过限值15 mg/100 g,电解水组未超过限值。12 d时,海水组鲍感官评分为31,电解水组评分达到54.5,优于海水组。15 d后,电解水组鲍鱼菌落总数为5.9 log10 CFU/g,海水组鲍鱼菌落总数达到7.24 log10 CFU/g,超过食品微生物可接受上限7 log10 CFU/g,两组均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为优势菌。结果表明,SAEW在水产品保活、保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软刺裸鲤和齐口裂腹鱼肌肉和骨骼中的元素分析
    武晓会1,刘洋1,2,许强华1,2,3,4*
    2019, 21(11):  163-169.  DOI: 10.13304/j.nykjdb.2019.0035
    摘要 ( )   PDF (102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刺裸鲤(Gymnocypris doubula)和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分别是生长在高海拔(>4 500 m)低氧的青藏高原水体和低海拔(<1 000 m)长江上游水体的两种裂腹鱼亚科鱼类。为探究不同海拔裂腹鱼体内微量元素的差异,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软刺裸鲤(GD)和齐口裂腹鱼(SP)肌肉、脊椎骨和头盖骨中Na、Mg、Al、K、Ca、Fe、Zn等常量元素和V、Cr、Mn、As、Se、Sr、Sb、Ba等微量元素含量,并对两种裂腹鱼的元素含量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GD和SP肌肉中仅有Se和Sb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仅有As含量在两种裂腹鱼的脊椎骨中存在显著差异。GD肌肉中极高含量的Se和Sb元素、以及GD脊椎骨中极高含量的As元素可能与高原低氧适应相关。该研究在国内首次使用微波消解法对两种不同海拔高度的裂腹鱼肌肉和骨骼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有效探究了两种裂腹鱼体内元素的差异,为后续通过体内组织的元素分析来解析裂腹鱼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